缩略图

完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安全管理

作者

武利

辽宁宝通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600

由于施工与其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加强施工技术和施工安全管理。建设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施工工作的有序发展。从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出发,论述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1 中国建筑施工安全现状

据相关调查,自 2007 年以来,我国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不稳定,形势严峻,特别是在我国部分省市,建筑工程过程中安全事故死亡率大幅上升。这种严峻的情况引起了整个建造业的关注。通过对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探讨,将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两个方面:建筑工程技术问题和建筑工人安全教育不足。

1)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问题

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建筑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施工过程中部分或整体建筑物倒塌,造成大量施工现场人员和周围人员伤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施工安全技术质量和施工工艺不够专业,或者与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和工程顺序直接相关。因此,要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关键是要有安全可靠的施工工艺。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未设计施工程序,未充分考虑了建筑特点、施工环境、施工方法和施工人员组织,施工设计仅参考我国建筑施工的一些法律法规和一些标准,不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工人安全教育不足

几年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城镇化的热潮,大批年轻强壮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对于这些受教育程度低甚至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者来说,由于他们的数量大,市场上廉价劳动力供过于求,这就形成为了降低成本,许多建筑承包商喜欢雇佣这些廉价劳动力。此外,根据调查,这些农民工中只有少数人在上岗前接受过简单的培训,大多数农民工在被雇用后没有任何形式的教育或培训,就直接上岗从事建筑行业的高风险作业。因此,建筑员工的安全意识不高,不了解建筑安全的需求。

2.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实现建筑安全的重要性

建设单位的内部管理状况与实际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促进施工单位工作的科学合理实施,必须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同时,为了促进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施工单位需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施工进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促进施工技术的完善和积极发展,不仅可以保证施工单位工作效率的积极提高,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从而为提升市场竞争地位奠定基础。此外,为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施工单位还需要促进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优化创新,确保技术管理模式的有效运用。施工单位实现技术改造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整个项目工作比较复杂。在施工单位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对项目中的每项工作、每项工种进行全面管理,使施工工作在实际周期内规范化实施,促进施工效果的有效提高。施工单位实施技术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社会发展中,建筑行业不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械,从而积极提升建筑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安全管理

3.1 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3.1.1 施工前

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① 对现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安全管理的认识; ② 制定与安全管理体系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如激励制度、招聘制度等。通过招聘具有高度安全意识的施工人员,并采用激励机制,使所有施工人员都能自觉地参与到施工安全管理中来。此外,要加大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和强度,这就要求能够动员整个施工队伍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一方面要重视工程建设前期的安全管理,项目的安全问题要涉及到前期的勘察、设计、招投标;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和财政支持,使安全管理更有深度和广度。

3.1.2 在建混凝土浇筑管理措施

(1)严格注意荷载过度集中: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散在不同的点上,混凝土不宜集中堆放。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分块工作,防止施工荷载集中导致支撑系统不稳定和倒塌。②模板安全专项监督:混凝土浇筑时,至少安排两人轮流检查支撑系统,重点加强钢筋、扫钢筋、支架、底座、剪撑的设置和连接的安全检查。当出现小规模倒模、爆模等小问题时,应立即停止上部作业,加固处理后方可复工;发生大规模坍塌、整体位移严重等重大安全隐患时,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撤离作业区域,危险情况消除并进行现场加固复查后才能继续施工。 ③ 浇筑时,严格执行先浇筑柱墙混凝土,再浇筑梁板的施工顺序,从中间到周围进行施工。分层均衡浇注,分层浇

注厚度不超过 4 0 0 m m.

3.1.3 安装和拆除模板的安全技术措施(1)高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 % 且龄期为28 天后进行,并依次从最低层开始。在拆除模板之前,只有当混凝土达到拆除模板的强度时,才能拆除模板。卸载时严禁将所有部件扔到地上。 ② 拆除模板应遵循先安装后拆除,再安装后拆除的原则。安装高度在 2m 以上的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穿软底鞋,脚手架板在踏板上。当支撑架本体离开地面时,水平安全尼龙口袋网被阻挡在 4米的位置。拆除开孔模板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操作人员坠落。 ③ 为防止模板掉落坍塌伤人,拆除模板间隔期间主动模板、杆件、紧固件固定牢固,严禁有大型主动模板、杆件、紧固件;为防止操作人员因支撑空气和踩在空气上而摔倒,拆除的模板、棒材和紧固件必须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禁站在模板移除作业区下方。

3.1.4 检验验收

(1)对进入现场的承重杆、紧固件等材料的产品证书、生产许可证、试验报告等进行复核检查,对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进行验收,抽检合格后投入工程使用。 ② 抽查紧固螺栓的紧固力矩,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梁底紧固件检出率必须达到 1 0 0 % 。紧固度在 40\~65kN·m 范围内。承重钢筋外观取样率达到安装剂量的 3 0 % 以上,质量不符合规格要求且情况严重的钢筋进行 1 0 0 % 复检。(3)板材接缝要求:为防止板材接缝大量漏浆,采用海绵条填充,或采用镀锌铁皮密封宽度大于 1 m m 的模板接缝;如果板缝宽度小于 1 m m ,则不能采取措施处理。

3.2 加强施工安全监管

目前,建筑安全事故中存在着“小事故轻,大事故难管”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和领导机构来改善对各种安全事故的管理。一方面,施工队要找一批熟悉安全生产和施工的人员组成监理小组,定期检查施工过程;另一方面,施工队需要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如沿海地区夏季台风暴雨较多,施工队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制定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安全防护工作。

4 结束语

建设项目的质量决定着一个项目的成败,因此必须加强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施工企业的日常工作离不开施工技术的管理,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开展经营活动。然而,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振豪,崔文强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优化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2):57.

[2] 李飞,李伟,刘昭,等. 基于BIM 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7(5):74\~77.

[3]周振锋.探析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以及进度控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05(12):00055\~0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