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

贺丽

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西街小学 044300

摘要:众所周知,对学生来说,其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同时也是其学习动力所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因为学生年龄较小,故学生们在理解大部分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均比较困难,进而导致其缺乏数学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也未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对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起重视。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兴趣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标明确要求要重视实践性,将师生间的关系不断增强,达到预交娱乐的目的[1]。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密切联系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所学知识予以灵活运用,借助实践促进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增强,使其数学思维方式得到良好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而此阶段的学生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均已实现平稳发展,各方素质也有所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心理、学习情况为基础,通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增强其学习信心,使之一边学习,一边获得成功的体验,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一、加强生活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开展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激发,将其数学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相应情境,并对课堂教学内容做出合理安排,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以“统计”一节为例,由于教材中的部分情境设置不同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能很好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调动起来,因此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展开情境教学比如,在进行班干部选举时运用统计知识,让学生能够将相关知识灵活运用起来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借助此类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和数学知识有一个近距离的接触,使之深刻感受到身边存在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高效开展课堂教学。且随着新课标的落实,也要求学生学习实际数学知识,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利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由此能够看出,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一定要在实例分析和列举上做进一步加强,加深学生对数学魅力的感受,产生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展开学习,使预期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二、科学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集诸多要素于一体,包括图片、声音和视频等,能够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将多媒体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用直观的方式为学生呈现抽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学习。所以,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对此阶段学生的兴趣培养情况有一个充分了解,立足于重点知识合理运用多媒体,并将动画、图片以及声像的作用发挥出来向学生呈现枯燥、乏味的静态知识,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组合图形的面积”相关知识为例,课前,教师应结合之前学过的一些知识,如“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整合“多边形的面积”的相关知识点,利用多媒体将此节的重难点知识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播放有关该知识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并于故事结尾处设置有关本课知识点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之迫切地想要去探索、求知,有效培养其数学学习兴趣。

三、运用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充满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既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还能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进而逐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2]。因此,教师可以对数学游戏进行优化,保证且契合学生的心理状态,立足于教学内容,借助“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

比如,教师在教学“可能性”一节时,教师可以引入“确定或不确定”的小游戏。也就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各8名学生,要求其按顺序从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装满红色瓶盖的不透明纸箱中随意摸出一枚瓶盖。然后问学生:“所有人摸出都是红色瓶盖吗?”然后让学生回答确定或不确定。之后再趁学生不注意放进一些蓝色瓶盖,然后再让学生摸出一枚瓶盖,同时问学生:“有人摸到了其他颜色的瓶盖吗?”组织开展这一类小游戏,让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之间的关系、含义有更深刻的印象,并做到举一反三,主动对一些和确定与不确定相关的小游戏进行思考,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采取鼓励式教学,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

没有人不喜欢获得他人的赞美,尤其是对思想尚处于增长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更愿意得到别人的赞美与鼓励[3]。所以,在进行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时,教师应更多地认可、鼓励学生,将其自信心不断增强,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要求学生对桌椅的长宽进行测量;又如在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时,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去解决。或许有学生会像计算长方形面积一样直接用尺子测量;也有学生会用直线画出一条高;另外还有学生会裁剪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把其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再计算。教师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展开多样化学习,把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教师不能从一开始就指出学生的错误,而要在其得出结论时帮助其分析为何自己的答案不同于别人的,错在哪里,如此就便于其更好地理解。须知,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不管学生最终是否得出了正确结论,教师的鼓励都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对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借助丰富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探究活动,将其学习热情、求知欲激发出来,同时以习惯养成这一培养目的为基础,借助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

参考文献

[1]陶素丹.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61.

[2]刘煜.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10):107+109.

[3]尹锁巧.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现代农村科技,2020(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