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器复合击奏技术的训练方法与效率提升研究
薛飞
南京晓庄学院
随着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对打击乐器演奏者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复合击奏技术的熟练掌握成为衡量演奏者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许多学习者面临着训练效率低下、技术提升缓慢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打击乐器复合击奏技术的训练方法,探索如何提高训练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训练方法与效率提升的联系、训练中的难点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打击乐器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参考。
一、打击乐器复合击奏技术的训练方法与效率提升之间的联系
(一)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能够帮助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避免盲目和无效的训练。例如,在进行复合击奏技术训练时,采用分阶段训练法,将复杂的技术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小环节,逐个进行练习,待每个小环节熟练掌握后再进行整合,这样可以使学习者逐步建立信心,减少学习难度,提高训练效率。如果训练方法不当,学习者可能会在练习中反复出现错误,形成错误的演奏习惯,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会影响技术的提升。
(二)训练方法的多样性促进效率提升
单一的训练方法容易使学习者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降低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而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例如,结合不同的音乐风格进行复合击奏技术训练,让学习者在练习中感受不同音乐情境下复合击奏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他们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能增强他们的音乐表现力。此外,引入节奏游戏、小组合作练习等方式,也可以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而提高训练效率。
(三)训练方法的针对性保障效率提升
不同的学习者在生理条件、音乐基础和学习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针对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法至关重要。例如,对于肢体协调性较差的学习者,可以设计专门的肢体协调性训练计划,加强对他们手、眼、脚等部位的配合训练;对于目标是参加专业演奏比赛的学习者,则需要在训练中注重技术的精准度和演奏的表现力,制定更高强度和更具挑战性的训练方案。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学习者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快速提升,实现训练效率的最大化。
二、打击乐器复合击奏技术的训练方法与效率提升中的难点
(一)肢体协调性要求高
复合击奏技术需要学习者同时运用双手、双脚甚至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配合击奏,对肢体的协调性要求极高。例如,在架子鼓演奏中,左手击打军鼓,右手击打吊镲,同时双脚还要踩动底鼓和踩镲,这种多肢体的协调配合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困难。许多学习者在训练初期会出现手脚配合不默契、节奏混乱等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协调训练。此外,不同的打击乐器在击奏时的发力方式和动作幅度也有所不同,进一步增加了肢体协调性训练的难度。
(二)对打击乐器特性的适应
不同的打击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音质和击奏特点,学习者需要根据不同的乐器调整击奏方法和力度。例如,马林巴的琴键较宽,击奏时需要较大的动作幅度和准确的定位;而定音鼓则需要通过控制敲击的位置和力度来调整音高。在复合击奏技术训练中,学习者需要同时应对多种乐器的特性,这对他们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不同乐器的特性,就难以在演奏中发挥出复合击奏技术的效果,影响训练效率和演奏质量。
(三)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的提升困难
复合击奏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肢体动作,还需要与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表达相结合。许多学习者在训练中能够熟练完成肢体的击奏动作,但在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方面却存在不足。例如,不能准确把握音乐的节拍和节奏型,无法根据音乐的情感变化调整击奏的力度和速度,导致演奏缺乏感染力。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的提升需要学习者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这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积累,是复合击奏技术训练中的一个难点。
三、打击乐器复合击奏技术的训练方法与效率提升的方法
(一)基础训练方法
肢体协调性训练,从简单的单肢体练习开始,逐步增加肢体的配合。
例如,先进行双手的击奏练习,掌握不同的击奏技巧和节奏型,然后加入双脚的踩动练习,进行手与脚的配合训练。可以使用节拍器来帮助学习者建立稳定的节奏概念,从慢速开始,逐渐提高速度。
打击乐器特性认知训练,详细讲解不同打击乐器的构造、音色特点、击奏方法和发力方式,让学习者对每种乐器有清晰的认识。可以通过实际演奏演示、播放乐器音色录音等方式,帮助学习者加深对乐器特性的理解。
(二)节奏与音乐表现力训练方法
节奏感强化训练,利用节拍器、节奏器等工具进行严格的节奏训练,让学习者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和节拍变化。可以从简单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十六分音符、切分节奏等。
音乐表现力培养,引导学习者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和风格特点,分析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音乐表现手法。可以通过讲解音乐背景知识、欣赏优秀演奏视频等方式,帮助学习者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心理调节与注意力训练方法
心理压力缓解,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习者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训练中的困难是正常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够克服。可以通过分享成功案例、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等方式,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注意力集中训练,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训练环境,减少外界干扰,让学习者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习者关闭手机等电子设备,避免分心。
四、结论
打击乐器复合击奏技术的训练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训练方法与效率提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科学合理、多样化且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是提高训练效率的关键,而在训练过程中,学习者会面临肢体协调性、乐器特性适应、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提升以及心理压力等方面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包括基础训练、节奏与音乐表现力训练、心理调节与注意力训练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辅助训练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打击乐器学习者和演奏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复合击奏技术,提高训练效率和演奏水平。同时,也期望引起更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对打击乐器复合击奏技术训练的关注,进一步探索和创新训练方法,推动打击乐器演奏艺术的发展。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结合更多的现代科技手段和心理学理论,深入研究打击乐器复合击奏技术训练的规律和特点,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训练方案。
参考文献
[1] 薛菁丹 . 试论节奏的重要性与训练方法 [J]. 辽宁教育 ,2017,(23):79-80.
[2] 张晓晓. 用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法训练学生的节奏感[J]. 小学科学( 教师版 ),2017,(12):194.
[3] 杜佳伟 . 浅析奥尔夫教学活动中学生节奏的训练方法 [J]. 文化产业 ,2018,(19):61-62.
作者简介:薛飞,1983 年02 月;籍贯:山东潍坊;民族:汉;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方向:打击乐器方向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