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次氯酸钠投加量优化及其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

作者

张庆 崔莉燕

淮安自来水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13001

引言:为了保证供水水质安全、卫生,自来水厂通常需要加入消毒剂。目前,我国供水处理行业的消毒方式以氯为主,投加药剂一般为氯气(或液氯)和次氯酸钠。但是氯气在生产、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泄露的风险,是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特点,对细菌、病毒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因此,优化次氯酸钠的投加量,在保证饮用水消毒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水质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次氯酸钠投加量优化策略

(一)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动态投加模型构建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次氯酸钠投加量优化带来了新的想法。在饮用水处理厂各个重要环节上安装传感器,持续搜集原水水质参数(包括浊度、有机物含量、微生物数量等等),处理工艺参数(涉及混凝剂投加量、过滤速度等等)以及消毒后水质指标(牵涉到余氯含量、微生物指标等等)的数据,将这些数据储存在数据库当中,然后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对数据实施清理,整合并挖掘,能找到各个参数同次氯酸钠投加量之间潜藏的关系。同时利用深度学习里的神经网络算法,能够塑造动态投加模型,这个模型可以依照即时搜集到的数据,自行预估并调节次氯酸钠的最佳投加数量。

(二)多目标协同优化的投加策略制定

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次氯酸钠投加量的优化不仅要考虑消毒效果,还要考虑其他目标,如余氯含量、消毒副产物生成量、处理成本等。可以制定出多目标协同优化的投加策略。确定各个目标的重要性及优先级,比如,保证消毒效果是最主要的目标,其次是要控制余氯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同时要尽可能地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以及处理成本。运用多目标优化算法,比如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在满足消毒效果的基础上,找到让其他目标达到最优的次氯酸钠投加量组合。如采用遗传算法对不同的投加量方案进行反复迭代寻优,以筛选出最有效的杀菌方式,还能保证余氯的量合格,且生成的消毒副产物最少、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投加策略。

(三)基于微生物耐药性监测的投加量调整机制

想要改良次氯酸钠的投加量,相关部门可以创建起依靠微生物耐药性监测的投加量调节机制,定时对原水和处理过的水样开展微生物耐药性检测,剖析水里微生物对于次氯酸钠的耐药性变动状况,一旦检测出微生物对次氯酸钠的耐药性变强,这就表明现在的投加量也许不能有效地杀死这些微生物,这时候就要适当地加大次氯酸钠的投加量。反之,如果微生物对次氯酸钠比较敏感,在保障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削减次氯酸钠的投加量。

(四)与其他消毒剂联合使用的协同优化策略

单一的次氯酸钠消毒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对某些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不佳等,所以可以考虑与其他消毒剂联合使用,制定协同优化策略,将次氯酸钠同臭氧、二氧化氯等消毒剂联合起来使用。不同的消毒剂有着不同的消毒机理和特点,联合使用能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提升消毒效果。同时,在制定协同优化策略时,要探究不同消毒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机制,找出最合适的联合投加比例和投加顺序,通过实验和模拟、考察不同联合投加方案对水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情况以及对水质其他指标的影响。例如发现臭氧能氧化水里的有机物,减少了次氯酸钠跟有机物反应产生消毒副产品的几率,而且臭氧也能使次氯酸钠更好地杀灭某些微生物。

二、次氯酸钠投加量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

(一)对微生物指标的深度影响及潜在生态效应

次氯酸钠投加量对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有着显著而复杂的效应,在恰当的投加量之下,次氯酸钠可以有效地消灭水中的大肠杆菌、粪大肠菌群等常见病原微生物,从而保证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但当投加量不够时,一些耐氯微生物也许会存活下来,这些微生物不但有可能引发水质安全问题,而且会在水体当中慢慢繁殖,变成潜在的微生物污染源。而且,过多的次氯酸钠投加虽然可以进一步削减微生物数量,但是却会破坏水体中原本的微生物生态平衡。水中存着不少有益微生物,它们在水质净化、物质循环这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过量的次氯酸钠会毫无差别地杀死这些有益微生物,造成水体自净能力下降。

(二)对化学指标的多维度改变及长期健康风险

从酸碱度来说,次氯酸钠溶液偏碱性,投入水中后会提升水的 pH 值,如果投加过多,水的 pH 值也许超出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范围,这既影响饮用水的口感,又可能对输水管道和用水设备形成腐蚀。在有机物反应上,次氯酸钠会跟水里的天然有机物产生反应,形成三卤甲烷、卤乙酸等消毒副产物。这些消毒副产物具有一定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且不同投加量下生成的消毒副产物种类及含量也不相同,过量投加会增加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风险。次氯酸钠投加量还会改变水中的氯离子含量,过高含量的氯离子含量会对水的电导率等造成影响,长期饮用高氯离子含量的水会对人体肾脏等造成不良影响。

(三)对感官指标的明显改变及用户体验影响

次氯酸钠投加量对于饮用水感官指标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用户的饮用感受。在嗅觉上,适量次氯酸钠投加会让水带有轻微的氯味,这种氯味在一定范围之内是可以接受的,甚至会被认为是消毒的标志。但是当次氯酸钠投加量过多时,氯味就会变得刺鼻,极大地破坏了饮用水的口感和气味,致使用户对饮用水的接受程度下降。从视觉上看,次氯酸钠自身是无色的,但如果过量投加,它也许会与水中的某些物质产生反应,就会出现轻微发黄之类的状况,进而影响水的外观质量。在味觉上,过量的次氯酸钠会使得水带有苦涩味,进而降低水的口感品质,这些感官指标的改变,既会影响到用户日常饮用的舒适感,又会降低用户对饮用水安全性的信任度。

(四)对管网系统的影响及水质二次污染风险

就管网腐蚀而言,如果次氯酸钠投加量太多,水里的余氯含量过高会侵蚀输水管道,尤其是对那些比较陈旧的金属管道来说,高浓度的余氯会加快管道内部的腐蚀速度,管道内的金属离子溶出,进而造成水质污染。而且,腐蚀还会产生铁锈之类的物质,这些物质有可能堵住管道,影响供水流量。生物膜形成与破坏,管网内壁往往形成一层生物膜,适量次氯酸钠能抑制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生长,防止生物膜污染水质,但是过量投加次氯酸钠会破坏生物膜的稳定性,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会被释放到水中,导致水质的二次污染。

结束语:

展望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次氯酸钠投加量的优化也会更加科学和合理。例如可以借助于智能控制系统随时对水质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且根据检测的结果及时对次氯酸钠进行投加量的动态调整来实现饮用水的消毒工作自动化、智能化。

参考文献:

[1] 索伟 , 方勇 , 邢峰杰 . 次氯酸钠在污水处理中的消毒及有机物去除效果研究 [J/OL]. 清洗世界 ,1-7[2025-05-22].

[2] 周沛良, 张小强, 何嘉莉. 自来水厂次氯酸钠精准投加系统研究及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 ,2024,40(24):81-84.

[3] 田茹 , 姚恒帆 , 王国栋 , 等 . 自来水厂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的优化改造及应用分析 [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52(11):109-112+162.

[4] 郭佩琳 , 冯璁 , 周梦璇 . 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技术的水质风险研究 [J]. 化工设计通讯 ,2024,50(05):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