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疗小组结合无缝隙个案护理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黄娟
南漳县人民医院 湖北南漳 441500
肿瘤属于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疾病发生率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特别是恶性肿瘤,治疗难度较高,针对肿瘤疾病常用化疗措施杀灭肿瘤细胞,但是化疗药物所产生的刺激性比较强,可能会引起静脉炎等并发症 [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于保护血管完整性具有积极意义,可以规避患者于化疗期间反复穿刺,为护理工作创造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但是因患者化疗期间置管时间比较长,多因素作用下诱发深静脉血栓,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还需配合护理干预,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为此,本文展开随机对照试验,选取经 PICC 置管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静疗小组结合无缝隙个案护理所取效果,就研究内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纳选对象均为本院经 PICC 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研究启动时间为 2024 年 3 月,在 2025 年 3 月终止,86 例符合研究需求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处理,分组且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各有 43 例。对照组入组的患者性别构成比为男性29 例,女性14 例,年龄选取区间介于27-75 岁,均值为( 5 1 . 4 4 ± 2 . 3 6 )岁。观察组入组对象囊括男性 31 例,剩余 12 例为女性,年龄介于 24-78 岁,平均( 5 1 . 8 9 ± 2 . 5 9 )岁。对照组、观察组上述基本信息录入 EXCEL 表格整理,借助于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差异,统计值均为
,证实研究均衡、可比。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所用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置管前详细评估患者病史、血管情况、药物过敏史等诸多内容,帮助护理人员选取合适的置管位置、器材,在置管处理期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对于已经置管的患者定期观察置管部位,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渗液、红肿以及温度异常等情况,及时处理,确保置管部位处于清洁以及干燥状态,定期进行敷料更换。
1.2.2 观察组:采取静疗小组结合无缝隙个案护理:(1)构建静疗小组:选取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主管护师以及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构建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展开相关理论培训,具体培训内容涉及PICC 置管适应证、禁忌证、PICC 置管步骤、操作技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小组成员全面掌握相关知识。(2)无缝隙护理: ① PICC置管流程优化:结合既往肿瘤科实际情况,优化 PICC 置管流程,确保小组成员均可明确其工作内容,完善现阶段工作排班制度,交接班时对于患者情况详细说明,做好护理记录,定期抽查。 ② 置管前:在PICC 置管前,小组成员对 PICC 置管优势、配合要点以及潜在并发症详细讲解,具体讲解形式包含口头讲解、视频播放等,促使患者对于正常置管操作流程初步了解,对于患者存在的问题耐心解答。综合评估患者血管情况,选择与导管相适合的血管置入,选择化疗前 2h 置入导管,尽可能降低化疗药物对于静脉所构成的刺激性作用。 ③ 置管中:在置管期间由护理人员说明护理期间积极配合的重要性,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对于出现紧张、不安、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的患者采取心理暗示、指导深呼吸等措施保持心态平和,积极配合操作。 ④ 置管后:置入 P I C C 导管以后采取维护措施,在护理操作期间说明具体意义,针对潜在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防以及处理措施。例如,针对容易出汗的患者,在护理操作期间尽可能使用无菌纱布,以便于爆炸后具备一定的透气性,以免因潮湿出现感染现象;针对表现为剧烈呕吐以及导管回血的患者,采取正压接头,在化疗结束以后应用脉冲式冲管,并应用肝素稀释液封管处理;长期卧床休息以及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者主动反馈于医生,采取抗凝治疗措施。置管完成后
局部热敷 15-50min,每日 3 次,护理交接班时关注患者贴膜是否松动,观察患者是否表现为皮肤表面温度升高,如有异常发生及时反馈。 ⑤ 出院宣教、随访:叮嘱患者避免置管侧肢体频繁活动,确保穿刺部位处于干燥状态,遵医嘱采取导管保护工作,定期入院采取导管维护,如有感觉异常及时入院检查,留取患者联系方式,出院后定期随访,咨询置管情况,耐心解答患者存在的疑问。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入试患者是否出现静脉炎、导管堵塞、药物外渗、导管感染等症
状,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 P S S2 6 . 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n(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 P< 0 .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测定数值显示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偏低( P<0 . 0 5 ),如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n、%)

3. 讨论
PICC 属于现阶段迅速稀释化疗药物,避免反复操作的有效措施,应用期间可以有效减轻化疗药物对于血管所构成的刺激性作用,保证患者化疗安全性,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3]。但是,大量的调查研究资料还证实,PICC 置管以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依然存在,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相关并发症属于临床护理的重点内容。
本研究结果显示,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均呈现为P<0.05,分析原因如下:在肿瘤患者置入 PICC 导管化疗时组建静疗小组,加强护理小组成员的专科培训,结合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环节优化,对于肿瘤患者 PICC 置管后并发症积极解决,可有效预防潜在并发症发生 [4]。与无缝隙个案护理联合应用通过静疗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以及配合,贯穿于 PICC 置管过程中,结合过往工作经验分析置管后潜在并发症,做好预防措施,可以达到护理目标,在患者出院后加强随访,指导患者采取有效导管维护措施,有利于延长置管时间 [5]。
综上所述,肿瘤患者经 PICC 置管采取静疗小组结合无缝隙个案护理具有较高可行性,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较高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吕媛 , 樊文英 . 静疗专科护理联合温盐水热敷配合送管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穿刺置管时疼痛程度及生理反应的影响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10(07):183-186.
[2] 陈一爽 , 佟洋 . 预见性护理在留置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 ,2025,41(04):135-137.
[3] 李玉娟 , 陈晓玲 , 刘晓青 . 多学科团队协作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肿瘤患者 PICC 护理中的应用 [J]. 福建医药杂志 ,2024,46(08):105-108.
[4] 袁琳 , 田洋洋 , 王琳 . 基于 Cox 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心理干预对妇科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患者影响 [J]. 社区医学杂志 ,2024,22(22):776-780
[5] 李芳婷 , 郑雪云 . 肺癌化疗患者 PICC 置管护理中静疗小组的干预效果探讨 [J]. 中外医疗 ,2024,43(14):150-153.
作者简介:黄娟(1984-5),女,民族:汉族,籍贯:湖北襄阳,中级,本科,研究方向:肿瘤及静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