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手段助力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研究
屈丽丽
遵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 064200
【摘要】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的有效性,不仅能够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提供帮助,而且还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学习对于他们生活的重要性。因此,中职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化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本文就信息化手段助力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 中职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有效性提升
【正文】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为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提供帮助。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然而对于中职阶段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在学习与应用时感受到的难度较大。这样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而且还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进度。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将抽象复杂的信息技术知识以更加简单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一、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
在中职信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对于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教材就不再能够满足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要求,需要教师借助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些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进行深度的学习与探索。在为学生提供课外信息技术资源时,教师应该注重考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例如,在为学生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搜索,对于搜索出来的线上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筛选,确保这些教学内容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通过提前进行质量的考察,教师能够减少一些低质量学习资源流入到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情况,有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且,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有限,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高效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综合素养。同时,对于一些课堂上没有使用的优质资源,教师还可以让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二、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相对较差,使得他们在信息技术课堂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实践活动开展的脚步,而且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也没有得到培养。针对这些实践教学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智能教育助手,让学生将遇到的实践问题利用平台进行解决,扫清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阻碍。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能够降低自身的课堂教学压力,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操作能力。
例如,在信息技术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人工智能教育助手,为学生的实践参与提供帮助。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人工智能助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助手对自己的实践活动开展提供建议,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助手生成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为学生引导正确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方法,教师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的利用率,让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够更加顺利。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让学生更自由的对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探索,而不再受到学生个人对信息技术认知能力的限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在学生利用人工智能助手开展辅助学习活动时,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对于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要及时的总结学习经验。
三、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还是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都需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学习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这样教师才能充分体现出对于学生的尊重,有助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兴趣。同时,在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应该注重淡化自己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开展学习活动。这样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对信息技术不同领域开展深度的探究,提升学生的课堂时间使用效率。这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安排进行重构,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内容。
例如,中职信息技术教师在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探究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能够互帮互助。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小组下发课堂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堂学习计划。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来了解不同小组的学习进度和学习问题,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梳理信息技术的知识内容。在学生完成团队学习活动后,教师可以鼓励每个学生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合作学习成果,以此来检测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成果,为教师的后续教学方案调整提供参考。
【结束语】综上所述,信息化手段在提升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通过整合和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不仅为教学提供了更多样化的素材,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也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工作环境,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同时,信息化教学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柳传宝. 信息化2.0背景下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J]. 学周刊, 2025, (09): 25-27.
[2]黄玉珊.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 [J]. 学周刊, 2025, (09):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