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 训练 - 竞赛”三维联动的高职足球育人模式实践研究
丁祥瑞
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天津 300352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有着显著区别。它紧密贴近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了实用技能,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职场环境。与此同时,足球运动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在训练与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竞争意识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前的高职足球教育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训练与竞赛之间常常处于脱节的状态,这种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足球育人的整体效果。因此,开展“教学 - 训练 - 竞赛”三维联动的高职足球育人模式实践研究,探索一种能够有效整合这三者的新模式,对于提升高职足球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2. “教学 - 训练- 竞赛”三维联动模式构建
在“教学 - 训练 - 竞赛”三维联动的高职足球育人模式中,教学体系的优化是基础。首先,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置了涵盖足球基础理论、技术训练、战术分析等课程的系统化教学体系,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足球知识与技能。在教学方法上,创新性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专业培训提升足球教师的教学能力,并引进退役足球运动员充实师资队伍,借助他们的实战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训练体系的完善是提升学生足球技能的关键。根据学生的不同技术水平,制定了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注重对学生体能、技术、战术的全方位训练。在训练方法与手段上,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运动数据分析软件,对学生训练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从而为训练提供科学的指导,有效提高了训练效率。此外,建立了完善的训练设施与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训练,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训练条件。
竞赛体系的搭建为学生提供了实战平台。定期在校内举办足球联赛,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战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比赛中检验训练成果,积累比赛经验。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足球比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为了激发学生参赛的积极性,设立了竞赛奖励制度,对在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足球氛围,推动了学校足球文化的发展。
3. 实践案例分析
为了构建有效的“教学 - 训练 - 竞赛”三维联动的高职足球育人模式,本研究选取某高职院校作为实践案例。该校足球教育基础良好,具备一定的师资力量和训练设施。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首先优化教学体系,开设了足球基础理论、技术训练、战术分析等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训练方面,学校根据学生技术水平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精准指导训练,并完善训练设施与安全保障体系。在竞赛体系搭建上,定期举办校内足球联赛,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并设立竞赛奖励制度。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师资不足、场地受限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通过引进退役足球运动员充实师资队伍,与周边学校共享场地资源等方式,确保了模式的顺利实施。通过实践,学生足球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团队协作、竞争意识等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时,新模式还促进了学校足球文化建设,营造了浓厚的足球氛围,为高职足球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4. 模式优化与推广建议
在“教学 - 训练 - 竞赛”三维联动的高职足球育人模式的优化方面,首先要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这不仅包括足球基础理论、技术训练和战术分析等传统内容,还应融入足球文化、国际赛事分析等元素,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对足球运动的全面理解。其次,要加强训练与竞赛的融合,使训练更具针对性,竞赛更具指导性。通过分析竞赛中的问题和需求,调整训练计划和方法,让学生在训练中更好地模拟竞赛场景,提高实战能力。同时,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涵盖知识、技能、态度等多维度,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教学提供更科学的反馈。
在推广这一模式方面,首先需要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呼吁相关部门出台鼓励高职院校开展足球教育改革的政策,为学校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保障。其次,建立高职院校足球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打破校际壁垒,促进优质教学资源、训练经验和竞赛机会的共享,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最后,推动校企合作,引入社会资源。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场地设施和专业指导,学校则为企业输送具有足球特长的专业人才,实现互利共赢,为高职足球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这些优化与推广措施,有望使“教学 - 训练 - 竞赛”三维联动模式在更多高职院校落地生根,助力高职足球教育的发展。
5. 结论
本研究围绕“教学 - 训练 - 竞赛”三维联动的高职足球育人模式进行了深入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优化教学体系、完善训练体系以及搭建竞赛体系,该模式在提升学生足球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在教学内容、训练方法、竞赛组织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为高职足球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然而,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样本量相对有限,仅选取了一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这可能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广泛代表性。此外,研究时间较短,未能充分观察到模式在长期实施中的效果变化。未来,高职足球教育应继续在实践中探索与创新,进一步完善育人模式。可以扩大研究范围,增加样本量,进行更长时间的跟踪研究,以验证模式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足球教育资源,助力高职足球教育迈向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强.《校园足球背景下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及优化策略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 2025(7):167-169.
【2】顾浩正.《竞赛引导教学法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运动与健康 , 2024(4):45-48.
【3】高栋.《高职院校校园足球文化育人品牌建设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5(3):73-75.
作者简介:丁祥瑞(1981—12),男,回族,天津市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主要研究方向: 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