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小学语文教师角色转型实践研究

作者

陆洁舲

无锡市东绛第二实验学校214000

引言

近几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依靠自身的内容生成和智能交流功能,在小学语文教学里有了初步的应用,它可以依照学生的学情来生成个性化的阅读资料和练习题,而且能够和学生做简单的语文知识交流,像在识字教学时,生成式人工智能会生成带有生字的趣味儿歌和图片,助力学生更好地记住生字,在作文教学时,它会给学生赋予不一样的作文开头和素材建议,这些应用既方便了教学,又深深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使得小学语文教师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角色。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参与已经涉及到多个环节,一是教学资源生成,除了前面说到的阅读材料,练习题、识字素材和作文素材外,它还能生成适合小学生的古诗讲解,成语故事等。如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将枯燥的古诗变成有趣的动画脚本,让他们更好懂。二是个性化教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会根据学生交上来作业、测验等数据,来了解学生哪里不会以及强项是什么。对那些在拼音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来说,它会生成更多的拼音练习;而对那些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则会推送更难的阅读文本。在智能交互方面,有些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学助手能够回答学生有关语文知识的问题,比如词语的意思、句子的语法结构等等,就像一个随时在线的“小老师”。

二、小学语文教师角色转型的具体方向

(一)从知识传递者到学习引导者角色转变

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多学习资料,但是学生怎样去挑选并应用这些资料,仍然要依靠教师的指引,在阅读教学里,教师可先让学生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跟课文主题有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来自行阅读,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次阅读的目的就是找出不同材料里对同一个主题有着不同表述方式的内容,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把自己找到的东西说出来,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予以点拨,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应用这些资源,防止学生在大量的信息当中迷失方向。

(二)从课堂主导转向学习组织的角色转换

传统的课堂里,教师常常是课堂的中心,掌控着课堂的节奏和内容,但是有了生成式的人工智能之后,教师就可以多一些学习组织者的身份。比如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活动方案的大致框架,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研究子课题,教师给学生划分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协调各个小组之间的合作,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给各个小组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数据,教师可以组织和协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从单一评价者转向多元评价促进者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大多是老师给学生打分、写评语,这样的评价比较主观,也比较单一。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测验等进行自动批改,给出客观的分数和错误分析。但是教师不能只依靠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评价,教师要成为多元评价的促进者,教师可以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评价结果,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作文评价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对作文的语法、用词等进行评价,教师可以从学生作文的立意、情感表达、结构创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给出有针对性的评语和建议,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角色转型可能遇到的挑战及解决策略

(一)挑战

教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掌握程度低: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年纪大的教师,没有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不了解该技术的操作方式以及应用领域,不能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

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一些老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认为老师就是知识的权威,不愿意转变自己的角色,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局限性: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生成很多教学资源,但是生成的教学资源不一定都是高质量的,需要教师去辨别和筛选,而且在情感交流和个性化指导方面也难以完全取代教师。

(二)解决策略

加强教师的技术培训:学校可以专门开设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培训课程,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给教师授课,使教师学会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并且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利用在线课程以及研讨会等形式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开展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讨,比如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或者开展有关案例分享的会,教师们可以了解到教育方式上所带来的变化,意识到自身需要做出角色转换的紧迫感,积极的尝试新的教学形式,将学生作为核心的观念。

建立资源审核机制:成立以语文教师和技术专家组成的资源审核小组,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审核与筛选,保证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教学资源质量,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与利用,使其更加符合教学需要。

结语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课堂上的绝对主导者,单一的评价者,向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的组织者、多样化的评价促进者角色转变能够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适应角色的转变,不断学习、探索并利用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弥补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机协同教学的最佳效果,从而更好的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优势。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为教师角色转型提供更多支持与保障,创设一个良好转型环境,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变革赋能。

参考文献

[1]卢宇,余京蕾,陈鹏鹤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与展望—以 ChatGPT 系统为例 [J]. 中国远程教育 , 2023,43(4):24-31+51 .

[2] 杨欣 .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转型图景—ChatGPT 究竟对教育意味着什么[J]. 中国电化教育, 2023(5):1-8+14 .

[3] 孙立会 , 周亮 . 面向中小学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制定路向—基于日本《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指南》的分析 [J]. 中国电化教育 ,2023(11):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