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创新路径研究
程天杰 王文仕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十里街道办初级中学 726400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把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育体系,既能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又能对其思想道德素养产生明显提升效果,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主要的育人载体,承担着系统培育青少年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重大责任,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持续向前迈进,怎样合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并切实执行文化育人目标,成为当下课程改革迫切要处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
1.1 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诸多道德理念与人文价值,将它同初中德育课程融合起来,既能促使学生的文化修养得到提升,又能加强思想品育教育的效果,依循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宗旨,初中德育工作不能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涉及到道德品质,审美意识,文化传承以及实际的创造和创新等诸多方面,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之后,老师就能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做详细分析,在这方面讲述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们深入体会民族文化内涵,并且引发他们树立文化自尊自爱的自信心理和对祖国深厚情感,从而完成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1.2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许多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以及艺术审美标准,这些都是展开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资源,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段,迫切需要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架构和品格塑造机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际当中,教师应当依照教学目的去挑选恰当的文化素材,扩充教材内容并更新传统的说理手段,通过深度探究传统文化里的德育要素,可以充实课程的内涵层次,唤起学生的求知兴致,改进课堂互动效率,更好地完成德育任务。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创新路径探索
2.1 提高任课教师的德育素养
教师作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主要主体,其思想观念深深影响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效果,在实践环节当中,教师要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充分发掘并有效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意义,做到民族精神的自然融合,教师要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认识,还要改善自己把传统文化要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水平,从而给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革新给予强有力的助力,进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2.2 创设教学情境以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里,凭借情境创设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这种做法既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体会和应用能力,在执行过程中,教师应该依照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来规划情境任务,把传统的思想观念巧妙地融合到教学内容当中,然后通过模仿法律实践活动去体会规则意识在现实生活里的重大作用,在这个过程里,学生依靠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以及它的深远意义。
2.3 开展议题式文化教学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期间,初中阶段属于青少年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塑造的关键时期,教育工作者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真切体会其独特的魅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当中,全面考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规律,规划出主题探究型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有系统性的认识,提升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和自觉意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着重关注教学策略的革新设计,以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全方位提升为目的,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知识探究当中去,并且深入思考,从而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活动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际当中,就要冲破传统课堂的固有边界,朝着课外方向扩展延伸,教师可以规划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计划,带领学生去历史遗址实地考察,或者到博物馆参观,从而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还可以开展书法临摹,国画创作,茶艺体验等各类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并传承民族文化精华,此类综合性的教育手段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
2.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校合作
把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里边,就要形成起良好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应当定时举行多种类别的家校互动活动,举办中华传统学问讲座,或者开展亲子文化活动体验之类的事情,通过家长积极参加来加深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在家庭培育中形成一种文化气氛,利于家校联手完成育人的目标,家长可以变成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支撑点,与学校紧密配合来达成教育统一的意见,促使学生全面成长,依靠家校协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展现出来,加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意识和民族荣誉感。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新路径研究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给予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操作指引,展望将来,要继续加大这方面的体系性探寻,加强课程设计,塑造具有优良核心价值观和法治观念的时代新人,通过不断考察和改良以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法教育中的特色作用会更为突出,更有效助力学生全方位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陆金睿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究[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4(20):157-159.
[2] 蔡佳妤 .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创新路径研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传统文化教学与 研究 ),2024(10):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