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企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的融合思考
张威
河北航空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一、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国有资产安全。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深化,国企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的协调联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国企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的融合展开思考,旨在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提出促进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建议,为提升国企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二、当前国企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的现状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在新时代国企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基层党组织普遍得到了重视,覆盖率不断提升,组织体系日益完善。多数国有企业已实现党组织与企业组织架构的有机嵌入,党委参与企业重大事项决策的制度逐步健全,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务公开、组织生活等制度也逐步规范。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部分基层党组织“ 虚化” “ 弱化”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 两张皮” ,党员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弱,一些党支部仍停留在“ 开会写材料” 的形式主义上,政治功能未充分发挥[1]。这些问题制约了党组织在国企中的政治引领和监督保障作用,影响了党建与企业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
(二)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中的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设置逐步规范,监督体系建设持续强化。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统一部署下,企业普遍建立了纪检监察机构,配备了专兼职纪检干部,并在监督执纪“ 四种形态” 上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存在职责不清、权责交叉、监督方式单一等问题。一些企业纪检部门与党建工作、组织人事之间协同不足,容易出现信息壁垒和监督“ 真空” 。
三、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而国有企业作为党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走在落实这一方针的前列。推进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形成全面监督、有效制约的治理格局,实现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只有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纪检监察的监督执纪问责机制协同推进,才能真正做到政治监督贯穿企业治理全过程。融合发展能够解决党建和监督工作相互割裂、责任压不实等现实问题,使全面从严治党从“ 形似” 迈向“ 神似” ,从制度建设延伸到基层治理,有效提升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和组织力。
(二)构建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
当前,国企正处于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核心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有机统一,是必须正面解决的重要课题。纪检监察工作作为企业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与党建工作的融合能够有效推动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有助于构建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到位的治理体系。融合发展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制度执行力,也强化了党组织在治理中的参与度与影响力,使“ 两个一以贯之” 真正落地。
(三)提高监督效能与政治功能融合的客观要求
国企肩负着重要的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其运行涉及大量公共资源和社会利益,监督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国家资产的安全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党建与纪检监察“ 各自为战” ,容易形成职责重叠、监督盲区,降低监督质量。将二者融合,不仅能够实现“ 监督在组织中、组织在监督中” ,而且有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纪检监察的制度优势,从而在企业内部构建起横向贯通、纵向联动、上下协同的监督体系。
四、党建与纪检监察融合的主要路径
(一)统筹设置机构,明确职责边界
实现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度融合,首先需要从组织架构上进行统筹设计。在不少国有企业中,党建和纪检监察机构存在职能重叠、职责交叉等问题,导致工作开展中出现推诿扯皮、重复监督、效率低下等现象。根据企业规模和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巡察机构等部门,在保证机构独立运行的基础上,推动党建与纪检力量资源整合[2]。同时,要进一步细化职责边界,明确党委、纪委在履行政治责任、监督责任、主体责任等方面的分工与协作机制,防止“ 九龙治水” 或“ 权责不清” 。
(二)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的工作机制
要推动党建与纪检监察融合走深走实,必须建立一体化的工作运行机制。其中,“ 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是实现协同高效的关键路径。党委在制定党建年度计划和重点任务时,应同步纳入纪检监察相关内容,实现战略目标协同部署。党建与纪检监察部门要在实际执行中协同推进,如围绕党风廉政建设、政治监督、廉洁文化建设等开展联合调研、联合监督、联合教育,增强整体推进合力。此外,在考核机制上,应构建统一的绩效评价体系,把党建工作成效与监督工作实绩一体考核、联动评价,既推动职责落实到位,又增强工作激励。
(三)数据资源共享、监督结果互通
在信息化、数字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推动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融合的关键之一是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与监督成果的互通。目前,部分国企党建和纪检部门各自为政、信息系统孤立,造成数据重复采集、信息不畅通、监督效率低等问题。为此,应加快推进党建与纪检信息平台的一体化建设,构建统一的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体系,打破“ 数据孤岛”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归集机制,实现对党务、监督、财务、人事等数据的集中管理与分析,使党组织掌握监督线索更加精准、及时。
(四)党建干部与纪检干部的协同培养与轮岗交流
人才是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融合发展的根本支撑,推动党建与纪检干部的协同培养和轮岗交流成为破题之举[3]。一方面,应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融入交叉内容,例如在党务干部培训中加强纪律审查、监督管理等知识模块,提升其政治敏感性和监督意识;在纪检干部培训中强化政治理论、党务工作和组织建设能力,增强其政治监督本领。另一方面,应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中探索轮岗交流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干部到纪检岗位锻炼,纪检干部参与党建重点项目,从实践中提升双向能力。
五、结论
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的融合是新时代国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通过统筹机构设置、构建协同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和推动干部交流,能够有效解决党建与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壁垒和盲点,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监督实效。融合发展不仅促进了国企治理体系的完善,也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未来,应持续深化两者的有机结合,创新工作模式,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动国企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永.新时代加强国企履行纪检监督职责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21(9):67-69.
[2]李晓敏.新时代国企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的融合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24(10):180-182.
[3]景浩坤.新时代国企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的融合[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5(9):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