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刘珏琳
南充市第十中学 637000
一、数字化赋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阐述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受限于实验设备、时间和空间等因素,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数据处理繁琐、实验过程难以重现等问题。而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从理论层面来看,数字化技术具有直观性、交互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数字化设备如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软件等可以实时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将抽象的物理过程以直观的图像、图表和动画等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物理规律。例如,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利用位移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可以精确测量物体的位移和时间,通过计算机软件绘制出位移 - 时间图像,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
数字化实验教学还可以提供丰富的交互功能。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调整实验参数、进行模拟实验等,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二、数字化赋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在传统的实验中,学生需要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然后手动测量和计算加速度,过程繁琐且误差较大。而采用数字化实验系统,利用力传感器测量小车所受的拉力,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小车的加速度,通过数据采集器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时观察到力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图像。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学生可以直观地得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这种数字化实验方式不仅提高了实验的精度和效率,还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
案例二:研究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是一个抽象的物理过程,传统的实验很难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荷的移动和电场的变化。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如示波器和电容传感器,可以将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化和电荷量的变化以波形图的形式显示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波形图,清晰地看到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理解电容器的电容、电压和电荷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还可以通过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和充电电压等参数,观察波形图的变化,深入探究影响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的因素。
三、数字化赋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尽管数字化技术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了诸多优势,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数字化实验设备的成本较高,部分学校由于资金有限,无法配备足够的数字化实验设备,导致数字化实验教学难以全面开展。部分教师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培训和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数字化实验设备的优势。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适合教学的数字化实验软件和课件较少,也影响了数字化实验教学的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数字化实验教学的投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为学校配备必要的数字化实验设备。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使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数字化实验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方法。还应鼓励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开发更多优质的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如实验软件、课件和在线课程等,为数字化实验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数字化赋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虽然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不断探索和创新,数字化实验教学必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健.数字化实验室赋能高中理科实验教学——黄冈市罗田县实验高 级 中 学 数 字 化 实 验 室 应 用 的 实 践 探 索 [J]. 湖 北 教 育 ( 教 育 教学),2024,(S1):165-167.
[2]薛清红.泛在学习视域下高中物理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4,(02):119-121.
[3]许文怡.泛在学习视域下高中物理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1,50(2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