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采政策下药事管理的变革与应对
姚浩明
青海红十字医院药学部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引言
随着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全面推进,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模式面临深刻变革。集采政策在降低药品价格的同时,也对药品供应保障、临床合理用药和药事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新政策背景下医院药事管理的优化路径,通过构建系统化的管理方案,为医疗机构应对集采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4 年1 月至2025 年3 月本院60 例集采药品管理为研究对象,按政策执行阶段分组。2024 年1—9 月30 例为传统管理阶段(对照组),采用常规药事管理模式;2024 年10 月—2025 年3 月30 例为集采专项管理阶段(观察组),实施基于集采政策的药事管理优化方案。两组在药品品种、使用量等基线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集采政策的药事管理优化方案,具体如下:
① 建立动态库存监测系统,实时跟踪集采药品库存量; ② 制定临床用药替代预案,确保药品短缺时的平稳过渡; ③ 完善多学科沟通机制,定期组织药学、临床、采购部门联席会议; ④ 优化采购流程,建立集采药品优先采购通道; ⑤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升对集采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通过系统化管理降低断供风险,保障临床用药需求。
1.3 观察指标
观察药品断供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及药事管理综合评分(含采购合规性、成本控制、临床协同三个维度)。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4.0 用于分析和处理特定测量数据(
)的数据。以%为单位计算数据,并用χ 2 检查数据;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药品断供情况
观察组药品断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分别为 3.3% 、 13.3% ,见表 1 。
表1 两组药品断供情况对比 [n(%),n=30]

2.2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89.5± 3.2vs76.8± 5.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对比( ⋅x-±s,n=30⋅ )

2.3 对比两组药事管理综合评分
观察组在采购合规性( ⋅18.4±1.2) 、成本控制( 17.9±1.5) 、临床协同( 16.8±1.8 )等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药事管理综合评分对比( ⋅x-±s,n=30 )

3 讨论
药品集采政策实施对医院药事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本研究通过建立动态库存监测系统、临床用药替代预案和多学科沟通机制等优化措施,有效提升了药事管理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系统化的管理方案能够显著改善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同时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值得注意的是,集采政策下的药事管理变革不仅需要完善制度流程,更需要加强多部门协作和信息化建设。未来,随着集采政策的深入推进,医院药事管理还需在智能化监测、精准化用药指导等方面持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药品供应保障和合理用药的需求。
结束语
药品集采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医院药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转型,本研究提出的优化方案在实践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为医疗机构适应政策变革提供了可行路径。未来仍需持续完善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更好地保障临床用药需求,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何成雪,李璠,赵雪娟,等.西部地区城市医疗集团药事管理水平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软科学,2023,37(12):45-49.
[2]李晨,吴畏,张攀,等.重庆市医疗机构落实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专家共识[J].中国药业,2023,32(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