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之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

作者

黄爱珍

南昌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0

中图分类号:G441

0 引言

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高级财务会计对于培养高素质水平和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价值。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发展现代化的背景下利用工作任务导向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对现有财会专业教学课程进行调整与创新,成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

1 《高级财务会计》的课程特点

1.1 知识体系动态发展

受到社会发展环境以及国家政策变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知识体系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动态发展与变化性特征,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综合考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当中的异同点,同时结合国家最新准则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实时更新。

1.2 实践素养要求突出

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而言,《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岗位实践素养要求更加突出,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会计准则、税法政策等核心知识内容,同时还应具备ERP 系统、SAP 系统等数字化财会工具的操作能力,明确合并报表编制等关键性业务流程的注意事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化发展。

2 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内涵

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方式是通过设置真实工作任务来对学生进行驱动教学的方法,将课程知识有机拆解并巧妙嵌入任务流程,有效激活学生的主动学习内驱力[1]。

3 工作任务导向下的现有教学问题

3.1 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存在脱节

基于上文可知,会计学专业《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对于学生岗位实践素养的水平要求较为显著,但在目前工作任务导向下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当中,相关课程内容往往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会计准则调整与税法改革等相关内容未能及时与教学案例库进行同步。

3.2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存在滞后

目前工作任务导向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当中,相关任务场景的建构存在一定欠缺,教师所搭建的实践场景依然以静态案例为主,相关案例内容未能得到及时更新,业务模拟实践流程与企业实际财务会计工作进程之间的契合度较为低下。

3.3 教学评价体系存在失衡现象

在目前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应用现状当中,对于决策支持能力、风险预警能力等关键性实践能力的关注度往往存在一定欠缺,相关教学评价体系未能在教学方向变革发展的同时实现有效迭代与革新。

4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完善与优化策略

4.1 构建合理的教学工作任务体系

4.1.1 基于会计岗位需求的教学任务

教师应从实际出发,了解现有企业内对高级财务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同时明确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在财务战略规划、复杂业务会计处理、财务报表编制与信息披露等维度的共性规律与个性差异。

4.1.2 分层与进阶任务设计

通过循序渐进的任务层次设置,学生能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尽快梳理会计专业在不同岗位层级所需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让学生在获得阶段性能力提升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对会计专业学科的自信心和兴趣度。

4.2 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融合

4.2.1 项目驱动教学法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定涉及范围广且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为项目主题,并安排好基于不同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

如“ 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 ,然后围绕该主题向学生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与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背景,项目目标以及现有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功能模块,让学生尽快对固定资产管理、成本管理、总账管理等工作以及操作流程产生正确认知[4]。

4.2.2 案例分析与实践模拟

一方面,教师需要在课前选取知名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的真实案例,并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企业战略分析、财务估值模型、会计准则适用判断方法对案例中所存在的财务管理现状以及会计问题进行剖析。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基于学生所得出的案例分析数据组织实践模拟操作环节,要求学生在模拟会计处理工作的实践中反复思考,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的内在关联以及各自的重要性,并分阶段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经验总结。

此外,高校还可以在不断对现有教育教学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更新的基础上推动校企合作资源互通与共享,由此构建结构完善且内容丰富的“ 三元一体” 实训教学机制,并同步建设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校内实训基地,并尽可能将实训基地的规模进行扩大,对其下属的各个专业进行细分处理,让学生的模拟实践与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之间产生联系。企业可为在校专业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学校可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

4.2.3 搭建多维度实践教学平台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当中,为充分推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融合,加强教学内容与岗位素养要求之间的联动性与契合度,教师应积极推动多维度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确保理论化教学内容与企业财务会计实务之间的互相同步。

在平台建设过程当中,教师应当认识到智能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价值,同时在学校技术团队的支持下引入财务共享中心模拟系统、RPA流程自动化工具等相关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构建票据识别、账面处理、报表生成等全流程实操场景,完善学生的职业化水平。

在推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不断融合的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关注到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反馈情况,分别将其分为基础层、应用层以及创新层等三个不同层级,并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改进调优,促进其非常规财务会计问题实践解决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4.3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一是可以使用更具生活化特征的教学资源,将生活中所存在的会计实例引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

二是要积极利用各种线上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开展基于工作任务导向和理实一体化的线上与线下融合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和教学效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任务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是《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相关教师需要在深入剖析该课程的专业特点与现有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尽快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调整,充分发挥理实一体化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会计行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南.“ 双一流” 建设高校研究型拔尖课程高级财务会计建设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4(17):33-37.

[2]刘李福,孟禹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24(06):125-128.

[3]卢丽娟.PBL 理念下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效果评价——以《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为例[J].商业会计,2023(08):121-125.

[4]王媛媛.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与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4):161-163.

[5]张亚丽.应用型本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究——以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J].山西青年,2022(07):76-78.

作者简介:黄爱珍(1986—),女,人,硕士,讲师,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会计学、审计学

基金项目:南昌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之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 (NGJG-2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