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化学教学创新对策分析
寇江红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044500
引言
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中形成的综合性能力与品格,其本质在于通过化学知识体系与实践能力的融合,培养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及社会责任感。联系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教师应以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为切入点,对高中生投入化学课堂学习活动进行针对性引导,发挥高中生主观能动性,加深高中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及掌握。对此,教师应注重以高中生为中心,把握好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学习特点,对化学课堂教学工作进行针对性的安排及设计,实现“教”与“学”的紧密结合,点燃高中生参与化学课堂学习兴趣及热情,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及掌握,进一步实现化学教学优化目标。
一、技术赋能下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切入点,教师应关注高中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强化高中生化学观念的培养及发展。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以技术赋能引导,改变传统的知识呈现方式,使高中生在面对化学知识学习活动时,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探究热情,促进化学知识的内化[1]。
如在教学原子结构、分子构型等微观知识内容过程中,借助于球棍模型、比例模型或是 3D 动画、虚拟仿真软件的应用,对化学知识内容进行直观化呈现,引导高中生对微观粒子的运用和相互作用进行主动学习思考,降低知识学习难度,有效地促进知识的内化。以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教学活动开展时,凸显高中生的主体地位,以 AI 赋能,为高中生参与课程学习活动提供资源指引,引导高中生亲手搭建模型,对原子空间位置关系进行直观化地学习及感知。在技术赋能下,开拓高中生化学课程学习视野,使高中生在面对知识内容学习时,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探究热情,以提升知识教学实效性。
二、变化观念下的平衡思想素养培养发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培养入手,教师应结合化学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对高中生参与化学课堂学习活动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启迪高中生化学课堂学习智慧,使高中生对化学知识内容主动地探索分析。在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关注高中生的学习体验感,做好教学安排及设计,引导高中生对化学知识内容主动探索分析,进一步提升化学教学质量[2]。
如采取实验教学引导的方式,设计“化学平衡的移动”实验教学内容,组织高中生开展实验探究学习活动,通过改变温度、浓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体系颜色、状态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直观化地探索及感知。同时,结合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组织高中生探索各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以深化高中生化学变化观念的培养。又如,在化学反应速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层面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教师应注重结合教学形势发展变化,借助于数据可视化工具的应用,利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软件等,对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浓度、温度等数据变化曲线进行采集和呈现,引导高中生直观化地看到化学反应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平衡建立过程。通过这一方式,使高中生能够更深层次地投入到化学课堂学习活动中,启迪高中生学习智慧,实现化学课堂教学优化目标。
三、证据推理下的模型认知素养教学创新
模型认知素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关注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及学习特点,以模型构建引导高中生探索化学知识,掌握化学知识学习方法,促进高中生化学能力、素养培养发展[3]。在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应注重结合问题驱动和思维模型构建,凸显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围绕“如何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物质组成和性质”问题探究,给予高中生充足的学习、交流、探索时间,引导高中生通过开展化学实验活动,在化学实验观察、证据收集、分析推理过程中得出结论。
以未知溶液成分探索学习活动为例,组织高中生结合沉淀、气体生成等实验现象,对溶液中是否存在离子进行判断,在问题驱动下,使高中生深层次地参与到化学课堂学习及思考当中。同时,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模型认知素养的培养,应引导高中生参与到化学探究学习活动当中。以有机化学中各类有机物的反应规律教学活动开展时,引导高中生建立起反应类型、反应条件、产物预测等思维模型,并组织高中生联系新的有机反应进行反应类型的判断和物质预测,使高中生深度参与到化学知识学习及探索当中。
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培养下的课堂优化
在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开展时,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来看,课堂教学应引导高中生参与到化学知识的探究学习当中,培养及发展高中生创新意识,引导高中生能够深层次投入到化学学习及思考当中,提升教学实效性[4]。对此,联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应注重设计开放性的实验,并关联时代形势发展变化,融入新的科研成果,组织高中生对化学知识内容实现深度学习目标。
如围绕“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这一开放性实验课题的设计,给予高中生充足的学习及探究时间,引导高中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实验药品等,之后组织高中生自主地投入到实验活动当中,结合实验探究学习活动获取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对高中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使高中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及掌握。在实验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融入前沿的化学科研成果,将化学学习活动与现实生活进行关联,以激发高中生参与化学探究学习欲望,鼓励高中生大胆地创新。
五、凸显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融入
新课改背景环境下,从核心素养培养入手,推进高中化学教学创新优化,教师应关注高中生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这一过程中,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应关注跨学科教学引导,如建立起“德育+化学”的教学模式,将立德树人理念与高中化学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促进高中生化学综合能力、综合素养培养发展。
如在化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时,联系“酸雨的形成与危害”、“塑料污染与治理”问题等,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热点话题进行关联,组织高中生参与到化学课堂探究交流活动当中。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引导高中生联系社会生活、自身的认知情况等,将化学知识学习与社会生态环境进行融合,引导高中生思考化学知识在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方面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促进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及发展。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入手,推进高中化学教学创新优化,教师应以高中生为中心,创新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激发高中生参与化学课堂学习的兴趣,引导高中生对化学知识内容主动地学习及思考,促进化学知识的内化。对此,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改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高中生为中心,给予高中生充足的交流、探究、实践时间,强化高中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度学习,实现高中化学教学优化目标。
参考文献:
[1]晏燕,詹三红.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5,(17):10-13.
[2]邱惠华.核心素养下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学周刊,2025,(18):52-54.
[3]吴清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J].高考,2025,(14):124-126.
[4]汪雪娇.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高考,2025,(1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