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陈锴璇 王琛钰
浙江天河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金华市 322300
引言
在现如今的时代下,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施工技术是一项工程进行的基础,相关企业一定要重视其发展,确保土木工程行业能够得到稳定的发展。就当前的状况来看,保障深基坑必然是如今或者以后岩土技术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文章中只是涉及到简单的措施,对于具体的问题必须亲自去实践操作才会得出真理。
1 深基坑支护的意义分析
工程施工往往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因此为保证岩土单位可以更好的发展,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秉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重提高土地利用率,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岩土项目的顺利实施,也可以为岩土企业带来更多经济与社会效益。在施工过程中,要考察现场环境条件、水文特征以及地质情况,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环保工作,从根源上解决环境污染对附近居民以及生态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在岩土施工中也有了新的要求与标准。而针对深基坑作业而言,由于施工深度在不断加深,所以土方开采面积也会逐渐扩大,这就会增加施工难度,进而导致深基坑支护作业面临更多的问题。
2 岩土工程勘察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2.1 土方工程的开挖施工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施工原则,确保施工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锚杆施工质量不规范、地下水处理不当、放坡坡度选择不当、违反安全规定等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因此,加强施工质量监管、合理处理地下水、选择合适的放坡方式、确保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以及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都是避免安全事故的关键措施。保证合理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同时,应严格遵循行业施工规范及标准,高度关注每一个施工环节,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安全。土方工程作为基础环节,其质量提升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机械设备选型需匹配工程需求,兼顾专业性与性能。现代化的岩土工程常借助多样化的机械设备来提升工程效率,因此,需依据工程实际,精心选择挖掘机,以缩短工期,确保施工质量,为后续作业奠定坚实基础;2)在挖掘过程中,对挖掘出来的土体进行合理运输,提高运输速度与质量。这就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科学的运输方式及路线,保证每一项工作与土方开挖环节做到良好衔接,避免对外部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也避免受到天气情况等外部条件的影响;3)土方挖掘完毕后,需细致进行清理,全方位考虑,确保无遗漏之处。
2.2 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本质上属于一类连续紧密的钢结构墙体,具备挡水挡土作用,由多根带锁口的型钢相互组合形成,有着强度高、适用范围大、具备重复使用条件、施工简单的优势,成为一项主流深基坑支护技术。现场施工期间,重点掌握打桩、支撑焊接、拔桩 3 个方面的技术要点:第 1,打桩。按照施工图纸在现场标记各处桩位,现场安装导架,要求导架位置不和打桩位置相互重合,测量调整导架位置与高度。现场准备钢板桩,核对检查桩身规格尺寸与外观质量,清理表面灰尘污垢,把轻微弯曲的桩体进行挠曲矫正处理。确定无误后,根据工程情况选择恰当打桩方式,包括屏风式打入法、错列打桩法和逐根打入法。以屏风打桩法为例,多根桩体成排插入导架内部,桩体呈屏风状分布分批施打桩身,经 2~3 次施打后,桩身打至导梁高度,每打入 1m 测量调整依次打入的位置与方向。第 2,支撑焊接。交错开展基坑开挖与支撑结构焊接作业,开挖初始阶段即可焊接首层支撑结构,依次进行垂直焊接与横向焊接,选用 18cm 圆形钢管座位焊接件,检查焊缝质量是否合格。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增加,重复上述操作,逐层焊接剩余支撑结构。第3,拔桩。以基坑回填阶段作为拔桩时机,提前拆除或改移动高空障碍物,对场地进行平整夯实处理,清除桩头周边堆土,现场部署振动拔桩机与吊车。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操控拔桩机卡紧桩头,起拔先、桩体中心线相互重合,振动 1~2min 后拉紧吊钩,缓慢提升桩身,并在桩长 1/3 部位设置吊点,完全拔出桩身,使用砂料回填夯实桩孔。如果拔桩机振幅保持在最大负荷状态,连续振动0.5h 后仍旧无法顺利起拔桩身,则采取其他施工措施。
2.3 地下连续墙支护
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是指利用机械,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修建一种由钢筋混凝土墙和泥浆护壁的地下连续墙作为施工时的地下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通常由导墙体、钢筋混凝土支撑、泥浆护壁和降水系统组成。导墙体有吊放型和内插型两种,分别用于不同深度的基坑支护。钢筋混凝土支撑包括型钢支撑和木楔两种,一般用来增加围护结构的刚度,或起止水作用,一般不单独作为支护桩用。泥浆护壁是利用泥浆的液柱压力来保护围护结构不被渗流的泥浆冲毁。目前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是清水型地下连续墙,具有自重轻、施工噪声低、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2.4 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
基坑土方开挖主要依靠机械设备分层进行,每层挖掘高度为 1.0mc 。先划定坡顶和坡底线,沿坡底线垂直挖至底标高,再沿坡顶线削除多余土方,确保平整和安全。挖掘时有专人指挥,预留30cm 土层供人工修整,确保表面平整和完整。机械挖掘后,人工修整土方,清除松动土体和杂物,并在坡面每隔 1m 插入 1m 长钢筋,露出 80mm 作为厚度标记,保证喷射混凝土时标记不脱落,确保厚度控制。修整完毕后,进行插筋土钉施工,用导向架辅助,人工或风动潜孔锤将钢筋打入坡面,铺设 φ 8 钢筋网,网格密度150×150mm ,搭接长度不少于 150mm ,并在坡面设置φ 12mm 加强筋,纵横加强拉筋采用 2φ 12 与螺丝钉焊接,形成稳固支撑体系。基坑壁渗水区域设泄水孔,先疏水,再喷射混凝土,采用 50mm 长PVC 管,包裹滤网布,防堵塞。混凝土标号 C20,易渗水区域添加 0.3-0.6% 速凝剂,喷射厚度60/80mm ,覆盖所有厚度标记,喷射时根据回弹调整风量和风压,保持适宜水灰比,确保平整湿润。喷射混凝土终凝后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 7天,待强度达到设计值 70% 后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确保支护稳定和安全。
结语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优化意义重大,这是一项需统筹设计、施工、监测各环节的系统工程。实施优化策略可提升支护结构安全性,降低成本以增强经济性,保障施工平稳推进,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岩土行业不断发展的当下,基坑工程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持续推进技术优化,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地质和环境条件,提高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系数。这不仅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岩土工程领域朝着更安全、高效、环保的方向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为岩土工程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万广军.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24):25-26.
[2]庄志勇.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20(12):241-242.
[3]张国杰.岩土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18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