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与压实度智能检测方法
卫涵
武汉中和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鄂州分公司 湖北鄂州 436000
道路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经济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路面压实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压实度不足会导致道路出现沉降、裂缝等病害,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性。
一、路基路面压实技术概述
路基路面压实的原理是通过压实机械对路基路面材料施加压力,使材料颗粒之间的空隙减小,密度增大,从而提高材料的密实度和强度。在压实过程中,颗粒重新排列,相互嵌挤,形成更紧密的结构,增强了材料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改善了路基路面的力学性能。从微观层面来看,颗粒间的摩擦力和咬合力随着压实度提升而增强,有效减少了因车辆荷载、自然环境等因素导致的塑性变形。同时,压实后的材料孔隙率降低,能够显著提升防水、抗冻性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二、常见压实技术及适用场景
2.1 静力压实技术
静力压实机械如光轮压路机,通过自身重力对路基路面材料进行压实。该技术的压实过程较为平稳,依靠压路机滚轮的持续重力作用,逐步将材料颗粒挤压密实,能够获得较好的平整度。适用于压实细粒土、稳定土等粘性较大的材料,在道路基层和底基层的施工中应用广泛。但由于其仅依靠重力作用,对深层材料的压实效果有限,通常需配合其他压实技术或增加碾压遍数,以满足设计压实度要求。
2.2 振动压实技术
振动压路机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内部的振动装置产生高频振动,使材料颗粒在振动作用下克服相互间的摩擦力,重新排列并迅速填充空隙,从而显著提高压实效果。这种技术利用振动波在材料中的传播,使颗粒产生共振,能够有效降低材料的内摩擦力,增强颗粒间的嵌挤作用。振动压实技术适用于压实各类土基和沥青路面,尤其对粗粒土和砂石材料的压实效果显著,具有压实效率高、密实度大等优点。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振动压实可使沥青混合料中的骨料紧密嵌挤,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和耐久性;在路基施工中,对砂砾石、碎石土等材料的压实能快速达到设计标准,大幅缩短工期。
2.3 冲击压实技术
冲击式压路机以强大的冲击力对路基路面进行压实,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牵引车带动非圆形碾压轮滚动,碾压轮在落差作用下对地面产生高振幅、低频率的冲击能量。这种冲击力能够穿透较深的土层,使路基内部材料发生位移和重新排列,有效提高路基的压实度和稳定性。该技术特别适用于处理深厚软弱地基、旧路改造等工程,可消除路基潜在的沉降隐患。在旧路改造中,冲击压实能够破碎旧路面结构层,同时对路基进行补强,减少新铺路面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开裂风险;在深厚软弱地基处理中,可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路基整体稳定性。
三、路基路面压实度智能检测方法
3.1 探地雷达法
探地雷达利用高频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当电磁波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通过接收反射波信号,分析其波形、频率等特征,从而获取路基路面的密实度信息。具体而言,探地雷达由发射天线向路基路面发射宽频带短脉冲形式的高频电磁波(频率范围通常在10MHz-2GHz),这些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若遇到介电常数存在差异的界面(如松散层与密实层、不同材料分层处),部分能量就会反射回地面,被接收天线捕捉。通过对反射波的到达时间、波形特征、振幅衰减等参数进行分析,结合电磁波传播速度与介质介电常数的关系,即可推断路基路面的结构层厚度、密实度分布等信息。
探地雷达法具有检测速度快、非破坏性、可连续检测等优点,能够实现对路基路面内部结构的快速探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压实度的大面积普查,一天内即可完成数公里路段检测。在应用过程中,需根据检测对象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天线频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检测深度较大的路基时,宜选用低频天线(如 400MHz 以下),以保证电磁波有足够的穿透能力;而检测路面面层时,可选用高频天线(如1GHz 以上),提高对薄层结构的分辨率。此外,检测前需对设备进行校准,并通过取芯验证等方式建立电磁波参数与压实度的对应关系。
3.2 核子密度仪法
核子密度仪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发射射线,与路基路面材料中的原子相互作用,根据射线的衰减程度来计算材料的密度和含水量,进而确定压实度。仪器内置的放射性同位素(如铯-137 或镅-241)发射伽马射线或中子射线,当射线穿透路基路面材料时,会与材料中的原子发生康普顿散射、光电效应等作用,导致射线强度衰减。其中,伽马射线衰减程度与材料密度相关,中子射线与材料中的氢原子(主要存在于水分中)相互作用,通过测量散射中子数量可推算含水量。基于材料密度、含水量与标准最大干密度的关系,即可计算出压实度。
该方法检测速度快、精度高,可在现场快速获取压实度数据,单次检测仅需数分钟,适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实时质量控制。但由于涉及放射性物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安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仪器使用时需设置安全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闲置时应存放在专用的铅制屏蔽容器中,定期进行放射性剂量检测。同时,为保证检测准确性,需定期对仪器进行标定,并根据材料类型选择合适的检测模式(如表面检测或深穿透检测)。
3.3 落锤式弯沉仪法
落锤式弯沉仪通过重锤自由下落产生的冲击力作用于路面,使路面产生瞬时弯沉,通过传感器测量路面的弯沉盆数据,结合相关理论模型计算路基路面的压实度。设备主要由重锤、液压提升系统、加速度传感器阵列等组成,重锤在液压装置作用下提升至设定高度后自由下落,对路面施加脉冲荷载(荷载大小与重锤质量、下落高度相关),路面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竖向位移,沿荷载中心径向布置的多个加速度传感器同步采集不同位置的弯沉数据,形成弯沉盆曲线。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或有限元模型,将实测弯沉盆数据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反演分析,即可推算出路基路面各结构层的模量,进而评估压实度。
落锤式弯沉仪法能够模拟实际车辆荷载作用,检测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尤其适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压实质量验收。在应用中,需合理选择落锤重量和落锤高度,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一般而言,对于基层和底基层检测,可选用较大质量的重锤(如 50-150kg )和较高的落锤高度(0.5-1.5m),以激发足够的应力波穿透较厚结构层;而对于沥青面层检测,可适当降低重锤质量和高度,避免对路面造成损伤。同时,检测前需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标定,确保数据采集精度,并通过多次重复试验减少偶然误差影响。
结语:
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与压实度智能检测方法是保障道路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常见压实技术和智能检测方法的研究可知,合理运用压实技术并采用先进的智能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路基路面压实质量,实现精准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鲍明. 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研究[J]. 智能城市,2019,005(011):101-102.
[2]饶芳萍.探析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路基压实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9,017(012):242-
[3]聂大江.关于市政道桥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探讨[J].中国宽带,2019,00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