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包亚燕
江苏省启东市鹤城初级中学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活的教育” 内涵主要体现如下几方面:教育的目标要“ 鲜活” ;课程资源要从“ 活泼” 的现实生活中去挖掘;教学方法要做到“ 活用” ;教师的选用要“ 灵活” 等。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中,“ 活的教育” 理论的有效运用,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目标的确立和课程的开设,要密切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通过学生的自主性的探究,获取知识,逐渐养成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掌握科学的技能,提升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优化合作学习小组,确立“ 鲜活” 的教学目标
开展合作学习之前的首要工作就是建立小组,目前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同组异质、同组同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死搬硬套,更不可一成不变的按照某种方式进行分组,而应该按照教学的目标、课的类型、学生的特点等进行合理的分组。如在化学的新课阶段,主要以同组异质为主,尽可能地利用“ 兵教兵” 的方式,让组内优等生在给其他同学讲解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让基础较弱的同学在他人帮助下得以提高,从而让整个小组共同提高。当进入复习阶段后,如果还一味采用这种方式将会使优等生“ 吃不饱” ,这时我们可以将较好的学生组成两个学习小组(称为 A 型组),这两个小组的组成形式是同组同质;剩余的学生将按照同组异质的形式分组(称为 B 型组)。教师在上课前备课时,可以预先准备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习题)留给A 型组,因为这两个组同学基础较好,他们完成基本复习内容所用时间较少,多余的时间用来进行拔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关注度主要放在B 型组上,对于A 型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让他们在小组内通过交流合作解决,如果遇到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只要进行点拨一下。
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教育目标的“ 鲜活” ,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确立中,彰显对学生的个体的尊重,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在对学习目标的探究中,掌握科学的规律。
二、整合合作学习内容,联系“ 活泼” 的现实生活
课程资源的“ 活泼” 也是陶行知“ 活的教育” 内容之一,生活是个万花筒,来自于生活的课程资源必然是鲜活的,陶行知认为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的教学才是“ 活的教育”
在初中化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要确立让学生面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比如在执教有关空气污染方面的化学知识时,笔者是这样开展小组教学的:首先在课前让同学们分组去观察和了解学校附近的空气质量,并通过拍照、文字说明等形成相关的研究资料,由于学校附近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因此,预计学生准备的资料也都是负面的。
在上课时,让各小组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汇报,然后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比如:空气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如何对待严重的空气污染等,经过小组间的沟通讨论最后达成共识:目前空气严重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质量,接下来,在再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净化空气的措施,最后让同学们讨论,为了保护空气,我需要做什么?这个分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从活生生的现实中自主搜集关于空气污染的资料,了解了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明确
自身的自责和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这一过程正是对陶行知“ 活的生活就是活的书,活的书就是活的生活。”的“ 活的教育“ 内涵的真实体现。
三、发挥“ 先学后教” 作用,体现“ 活用” 的教学方法
陶行知提出了“ 教做合一” 的教学方法,提出要解放学生的手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初中化学的分组合作学习中先学后教,合作探究正是对“ 活用” 方法的体现。先学后教指的是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再进行小组合作的探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凡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会的,教师就可以不去做填鸭式的灌输,在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安排中,要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对小组做相互讲解,讲的内容不是仅讲做法,还要有理论的根据。比如,在执教结合“ 化合价写化学式” 的内容时,就让子组开展了相互的讲解,然后在全班讲解,这样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更深入的理解。先学后讲,合作探究是陶行知活的教育内涵的体现,也是新课改理念的体现。
四、融合多元教学手段,体现“ 灵活” 的选用方法
陶行知“ 活的教育内涵” 体现在:“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生活处处都有教育,社会处处都有学校,因此,在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在小组之间开展以化学为主体的交流,小组长事先安排小组成员在平时注意收集一些有关化学的资料,写一些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感受,整理一些由家长、朋友等讲述的关于化学的趣闻、名人传记等,定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研讨,创设化学学习的浓厚氛围。
2.通过向各小组征集确立以化学为主题的游园活动,这些内容是每个小组平时十分关注的,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常识等,在游园活动结束后,开展小组交流,并写出学习的总结。
3.定期开展化学(月)周活动,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开展化学知识有奖竞答,举行化学灯迷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强化所学的化学知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4.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化学、宣传化学活动,随着学生化学知识的增加,他们会逐渐感受到生活中有很多与化学有关的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因此,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话题,准备一些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去以自己的形式宣传化学,关注人类美好生活的建设。
总之,在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渗透陶行知先生“ 活的教育” 思想,可以通过具有“ 鲜活” 的教学目标、“ 活泼” 的现实内容、“ 活用”的教学方法、“ 灵活” 的选用方法等,为化学的小组合作教学构建一个全新的模式,为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傅文清.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25,(08):48-50.
[2]毕元春.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甘肃教育研究,2025,(0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