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乐畅
中电建湖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引言
通过在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深度融合BIM 技术,项目团队能够更全面地掌握成本信息,实现精细化管理。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超支的风险,还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未来,随着BIM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BIM 技术具有信息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等多项特点,将三维设计、动态造价管理集中为一体。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的工作环境自己岗位不同,但是通过BIM 技术却能够在相同的建筑模型中对其进行分析,开展管理工作,在不改变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构建建筑工程模型,利用BIM 技术各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技术沟通,还能够利用三维模型及时发现设计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从而对其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减少后期工程变更对造价管理产生的应用
通过对建筑工程模型相关信息的交流,能够更好地掌握造价管理关键要点,BIM 技术将造价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目标的管控,采用可视化以及动态化的造价管理方法。通过BIM 构建建筑工程三维模型,能够对工程模型中的信息进行调取,充分计算各构建的使用数量,并实时感知建筑工程施工的结构变化,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数据能够更加精准地记录与分析,还能够提高造价计算准确性,防止出现造价计算结果错误的问题。
2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 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决策环节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BIM 技术包含一定的数据模式和信息库。项目立项初期,要设计多种投资模式下的相关建设方案,结合各种算量、定价软件对BIM 模型做出全方位投资评估分析。采用人工做造价评估工作,受到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工作经验丰富程度的限制,造价预测准确度不高,而BIM 技术的运用,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在项目决策过程中,BIM 技术将工程量、材料价格等相关数据充分集成,构建3D 建模与数字化信息平台,以达到精确的投资估算与成本控制。通过BIM 技术,实现对建筑工程的三维建模,整合相关的基础数据,实现对工程布局、材料消耗等的直接了解,同时也能与历史数据及市场情况相结合,提升评估的精度与效率。BIM 技术的 3D 可视化特性,将二维平面图和文字无法清晰表述的内容,用三维模型清晰、形象地展示给决策者,使决策者对工程概念与预算有更好的认识,在提升决策精度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各方对计划的了解与接受程度。BIM 技术能够对多个施工方案进行仿真,从而对多个施工方案进行碰撞检查,并对其进行优化,以达到避免重复、修改、优化造价优化的目的。另外,BIM 技术还能检索到过去的工程实例,对其进行历史资料的把握,以便进行合适的施工计划及具体的成本指数的选取。
2.2BIM 技术在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先进的工程设计方法逐渐成为行业标准。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设计的精确性和可行性,而且通过优化设计流程,还能够显著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要运用BIM 技术进行工程设计,以实现数据库中造价信息与图纸设计的综合管理与输出。不仅能使管理人员能轻松获取所需的各类信息,还能够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此外,运用BIM 技术提高建筑图纸信息的传输与整合,加快设计过程
的速度,也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3 施工阶段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多单位共同参与,工程管理覆盖面积较广,对工程管理人员要求与管理工作难度均较高。在施工设计模型构建基础上,应用BIM 技术,借助软件应用,模拟并深化施工情况。对施工信息整合并完善,及时发现设计环节中未发现或解决的问题,并对不同参与方提供准确的模型与数据支持,辅助施工工作顺利且有效开展。应用BIM 技术,还能对相对较为复杂的技术点进行深入设计,包括钢结构、预制结构等实施可行性予以评估,解决在不同方面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应用三维图像,对施工工程交底,并对现场施工场所提供指导。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并绘制图形与模型等,依据图纸,对现场施工工作提供指导,确保满足设计需求,减少施工后返工现象产生。应用BIM 技术,还能对施工现场工序、计划等模拟,提前分析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施工期间,能借助无人机等,航拍照片,并应用于BIM 模型制作中,将二者相互融合,实现施工过程模拟对比,若发现进度落后,则能及时予以调整。除此之外,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还能应用BIM 可视化特点,利用模型,沟通交流,促使各个参与方均高效交流,了解施工期间存在的技术难点与重点。
2.4 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通常涉及业主、承包商及监理单位的多方协作,BIM 技术利用云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与共享,确保所有相关方都能访问最新的结算信息。透明的沟通机制,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纠纷。例如,在某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所有参与方都实时更新竣工进度与费用数据,最终实现顺利结算,避免了长时间的争议和索赔过程。利用BIM 模型,项目管理者可轻松提取各项工程量,并与合同条款进行比对,减少人工计算的错误率,提高了结算的准确性。
结语
BIM 技术在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其可视化、模拟性、优化性和协同性特点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质量。随着BIM 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行业标准的完善,其将在建筑行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建筑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坚实保障,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莹,侯星羽.基于 BIM 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华建设,2024(11):42-43.
[2]刘微,焦雨晗,王玥.基于BIM 技术在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10):84-86.
[3]薛英.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视界,2022,(01):117-118.
[4] 高邦栋.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21,(10):335+337+339.
[5]杨少朋.BIM 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4(19):153-156.
[6]张淑芬,宋骏美.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建筑,2024,44(02):279-281.
[7]徐明.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4(0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