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技术
宋梓淇
210204199002267021
引言
土木工程施工是建筑项目施工的重要组成,其施工质量事关整个项目施工水平的高低。加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仅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确保整个项目结构稳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国内部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粗糙,应用设计不合理,严重阻碍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为建筑项目的高质量施工奠定基础。
1 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意义
① 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来源,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施工技术得到了全面更新和进步,尽管有诸多的新型技术不断涌现,但所带来的生产力的进步依旧难以满足社会未来发展的动力需求,有的企业没有意识到创新型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工程类企业更应当对先进技术予以创新,并积极鼓励在实际建设和施工中广泛应用。 ② 有利于满足未来经济的发展需求。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目前国内在技术创新上依旧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和缺陷,积极发展和开创技术创新型技术,是当下时代背景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建设需求,在工程建设领域,企业应积极鼓励新技术的发展,推陈出新,淘汰落后技术不断完善工程建设体制,全面提升生产工作的效率,帮助企业在各项工程建设和项目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③ 有利于促进建筑施工行业发展。目前国内建筑行业领域的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自身的技术和实力是保障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只有全面提升自身施工建设技术,保障施工建设的安全和质量才能够有效占领市场,取得突破。企业之间的竞争进一步演变为技术的竞争,全新的技术应用,以更低的成本建设更高质量的项目是各类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工程建设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有关人才的培养,不断拓宽同其他行业的发展交流及经验学习,进一步提高有关专业人员的薪资待遇,保障好技术创新发展的稳定人力资源。
2 建筑施工建筑施工技术
2.1 模块工程施工技术
首先,在模板组装方面,技术人员应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相关轨道进行模板组成,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提出,在细节方面,需要做好拼接处缝隙、接头的处理,一旦缝隙过大,很容易导致浆体漏出,影响整个模板结构的安全性能。为此,施工人员在模板组装过程中应做好固定,保证模板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偏差。其次,在顶板模板组装方面,一方面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搭设模板、支撑体系等,另对于跨度超过
的梁,在保证支撑体系稳定的基础上,需要达到受力要求。最后,柱模板的拼装方面,稳定性放在首位,实际拼装过程中,在充分了解圆柱体的尺寸大小的基础上,打好控制线,需要注意的是,实际选取的模板宽度、高度都要大于设计,避免因各种因素而导致的模板变形。
2.2. 混凝土施工教师
在建筑中,混凝土是建筑的重要原料,其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中,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整体结构特征及具体的施工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施工强度选择。一般来说,影响高层建筑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工期长、天气变化、时间长短等。所以,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混凝土的质量是要根据建筑的特性来选择和配置的,而混凝土的强度测试也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在进行混凝土配制前应进行混凝土结构试验,使混凝土与水的配比达到最优,以保证最终配制的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在进行混凝土输送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产生分层现象;在运送混凝土之前,应事先规划好道路,使其尽快到达目的地;施工中要注意防止长时间接触外部环境,防止其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对整个施工的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沙石的用量以及具体的水量,都要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效果和质量。在混凝土的施工中,还有一项技术是需要注意的,就是泵送技术,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对泵送工艺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将其发挥到最大的作用,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果要完善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改善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并将泵送到更好的地方。
3 新环境下加强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策略
3.1 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确保施工顺利开展的基础,在过去的土木工程施工作业中的问题与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缺失、施工相关人员的职责不明密切相关,很多的施工人员仅按照自身经验进行审核,而实际施工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作业环节都是一样的。为此,必须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提出新的施工技术管理轨道;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施工过程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与其施工技术相一致,完善各项施工制度指标,确保整个施工的顺利开展,保证整个施工质量的提升。
3.2 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管控体系
在工程建设中,要做到责任分明,科学地组织施工,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规范。在具体的施工中,各单位应严格遵守技术规程,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以防止存在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在进行分项施工时,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错综复杂的工程进行细化,并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把每个工作分解到具体的部门,然后由各部门来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更加合理,从而加速工期,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施工;为了保证各施工环节的质量达到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落实各项施工规范,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意识;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并积极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工作效率。
3.3 巧妙融合新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应用是未来各类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建筑施工领域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同其他行业的联系。加强同其他建筑企业的密切交流,实现建筑技术信息和资源共享。同时在与其他施工和建设单位进行联系和交流过程中,要着重对施工技术进行交流探讨,谋求合作来取得施工技术方面工作的研究突破,积极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加大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资源分配和施工环节的调整优化。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科学选择施工技术、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并严格实施,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施工阶段都做好管理工作,既能够保质保量、在工期内完成任务,又可以规避很多风险、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提高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 申艳鹏 . 新环境下房屋施工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途径 [J]. 建材与装饰 ,2019(33):29-30.
[2] 李永红. 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控制关键点研究[J]. 现代物业( 中旬刊 ),2018(07):186.
[3] 冯学勇 . 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分析思路 [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1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