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实践研究
洪艳玲
厦门市新民中学 361100
引言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多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载体,更是多元文化的传播媒介。初中阶段是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传统英语教学往往侧重语言知识传授,对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力度不足。项目式学习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为初中英语教学注入新活力,为增强学生多元文化意识提供了有效途径。人教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内容丰富,涵盖诸多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课文,为项目式学习的开展提供了优质资源。
一、基于教材内容设计项目主题
(一)结合课文主题拓展文化项目
为了增强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结合课文主题的拓展文化项目——“发明创造的文化之旅”。在这一项目中,学生将通过网络搜索、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或采访有相关经历的人士等多种方式,收集不同国家和时代的发明创造信息。例如,学生可以研究电灯的发明,了解托马斯·爱迪生在美国的实验室中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发明电灯的过程。同时,他们也可以探究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了解蔡伦如何改进造纸工艺,以及这一发明如何影响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描述这些发明创造的差异,更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例如,电灯的普及反映了工业化时代对光明和效率的追求,而造纸术的发明则与中国古代的书写文化和文化传播需求密切相关。此外学生还能探寻生活中的小发明。例如,学生会发现国外学生使用的书包往往更注重功能分区,设计更加人性化,而文具则更具个性化,体现了不同国家学生的审美和使用需求 [1]。通过这样的项目,学生不仅能够拓宽文化视野,还能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整合单元内容构建文化项目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发明创造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整合第六单元的内容,设计一个综合性文化项目——“古今中外发明创造文化探秘”。在这个项目中,学生将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发明创造进行深入研究。例如,一组可以选择研究电话的发明,另一组可以选择研究汽车的发展。每个小组需要收集关于所选发明的详细资料,包括其发明背景、技术原理、社会影响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接受程度。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关注发明创造的技术细节和文化意义。例如,在研究电话时,学生可以探讨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以及电话如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和发展。同时,他们也可以分析电话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通过整合单元内容构建文化项目,学生能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发明创造的文化背景和技术发展,增强对科技进步和多元文化的理解。这种项目式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文化探究
(一)资料收集与文化信息筛选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资料收集与文化信息筛选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学生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与项目主题相关的资料,以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学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和在线图书馆等资源,查找关于发明创造的历史背景、技术细节和文化影响的资料。观看纪录片或相关视频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例如,《创新的力量》或《科技改变生活》等纪录片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发明创造的过程和文化影响。如果条件允许,学生可以进行实地采访,向家人、朋友或社区中的长辈了解他们对发明创造的认识和看法。这种第一手资料可以为项目增添独特的视角。
在收集到大量资料后,学生需要进行文化信息的筛选。筛选的重点在于识别和提取与项目主题直接相关的信息,如在研究电灯发明时,学生发现不同国家对电灯普及的时间、推广方式以及电灯在不同文化场景中的象征意义存在差异 [2]。通过筛选这些文化信息,学生对发明创造背后的文化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培养了对多元文化信息的敏感度。
(二)小组合作探究文化差异
小组合作是项目式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探究文化差异。在“古今中外发明创造文化探秘”项目中,学生将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发明创造进行深入研究。每个小组需要明确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力量。小组内部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负责整理信息,有的负责分析文化差异,还有的负责准备展示材料。例如,在研究电话时,一名学生可以负责查找电话的历史背景,另一名学生可以负责分析电话在不同文化中的接受程度。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文化差异,学生能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化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多元文化差异的理解,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增强多元文化意识 [3]。
三、项目成果展示与文化交流
(一)多样化成果展示呈现多元文化
项目结束后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成果展示方式呈现项目成果,充分展示多元文化特色。学生可以制作手抄报,展示发明创造的文化元素;也可以利用PPT 介绍发明创造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还可以举办小型英语演讲活动,分享自己对中外创造发明的理解。多样化的成果展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更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进一步传播多元文化,加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记忆。
(二)跨组交流促进文化融合
跨组交流是项目式学习中促进文化融合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跨组交流活动,学生可以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每个小组在展示结束后,向其他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教师组织主题讨论会,围绕“发明创造与文化融合”展开讨论。学生分享他们在项目中的发现,探讨发明创造如何在不同文化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在跨组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项目。例如,学生可以合作制作一个关于发明创造文化融合的多媒体作品,将不同小组的研究成果整合在一起。为了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体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体验活动。例如,邀请家长或社区成员分享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经历,或者组织一次模拟的国际文化节,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
通过跨组交流促进文化融合,学生能够在项目式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这种交流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和包容心态,为他们未来的全球化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
总之,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多元文化意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基于教材设计项目主题、在项目实施中深入探究文化以及多样化成果展示与交流,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多元文化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可以进一步推动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的持续推进,项目式学习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春华 . 基于多元文化理解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 [J]. 华夏教师 ,2021(21):2.
[2] 栗彩凤 . 高中语文教育中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教学策略 [J]. 文学少年 , 2022(9):0109-0111.
[3] 赵佳佳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路径 [J]. 教育进展 , 2024, 14(6):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