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数学导数在解题中的应用与技巧

作者

王志玲

河北省涞源县第一中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4300

引言

导数是高中数学微积分部分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了函数在某一点处的瞬时变化率。导数不仅具有深刻的几何意义,还在解决函数的性质、方程与不等式以及实际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掌握导数的应用与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导数在解题中的应用

1.1 判断函数单调性

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导数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通过求导数,我们可以判断函数的增减区间,进而确定函数的单调性。

例题 1:考虑函数 f(x)=x2+1 ,求其在区间[-1,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首先,对函数 f(x) 求导,得到 f(x)=3x∧2-6x 。然后,根据导数的正负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当 f(x)>0 时,即 3x2–6x>0 ,解得 x<0 或 x>2 。因此,函数在 (-∞,0) 和 (2,+∞ )上单调递增;当 f(x)<0 时,即 3x∧2-6x<0 ,解得0

1.2 求解极值问题

极值是函数图像上的重要特征点,也是解题的关键。通过求导数并令其为零,我们可以找到可能的极值点,然后通过二阶导数或导数的符号变化判断极值点的类型。

例题 2:考虑函数 g(x)=x∧4-4x∧3+6x∧2-4x+1 ,求其极值点和拐点。

解:首先,对函数 g(x) 求导,得到 g(x)=4x∧3-12x∧2+12x-4 。然后,令g(x)=0 ,解得 x=1 。接着,求二阶导数 g′′(x)=12x∧2-24x+12 ,代入 x=1 得 g "(1)=12>0 ,故 x=1 是极小值点。最后,令二阶导数 g"(x)=0 ,解得 x=1 (重根,但不影响拐点的判断)。由于 g"(x) 在 x=1 两侧异号,故 x=1 也是拐点。

1.3 求解切线斜率

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上点的切线斜率。通过求导数,我们可以找到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进而求解切线方程。

例题 3:求函数 f(x)=x(6x+7)∧3 的图像在点(1,f(1))处的切线的斜率 k

解:首先,对函数 f(x)求导,得到 f(x)=(6x+7)26=(6x+7)2(6x+7+36x) =(6x+7)∧2(46x+7) 。然后,将 x=1 代入 f(x) ,得到斜率 k=f(1)=(61+7)∖2(46 *1+7)=5239. 。

1.4 不等式证明

导数在不等式证明中也有重要应用。通过构造函数并利用导数的性质,我们可以证明一些复杂的不等式。

例题 4:证明不等式 ex>1+x ( ∇X≠0 )。

证明:构造函数 f(x)=ex-1-x ( x∈R )。首先,对函数 f(x) 求导,得到f(x)=ex-1. 。然后,分析 f(x) 的符号。当 x>0 时, e∧x>1 ,所以 f(x)>0 ;当 x <0 时, 0∧x<1 ,所以 f(x)<0. 。因此,函数 f(x) 在 (0,+∞ )上单调递增,在(-∞,0) 上单调递减。所以,函数 f(x) 的最小值为 。又因为 x≠0 ,所以 f(x)>f(0)=0 ,即 ex-l-x>0 ,从而得出 ex>1+x ( ∇X≠0 )。

2 高考中常见的导数解题技巧

2.1 函数单调性分析法

函数单调性分析法是导数题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技巧之一。通过求导数并判断其正负,我们可以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最值点。

2.2 极值点与拐点法

极值点与拐点是函数图像上的重要特征点,也是解题的关键。通过求导数并令其为零,我们可以找到可能的极值点;通过求二阶导数并令其为零,我们可以找到可能的拐点。然后,通过判断导数的符号变化或二阶导数的符号来确定极值点的类型和拐点的性质。

2.3 函数图像法

函数图像法是一种直观且有效的解题技巧。通过观察函数图像,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极值点、拐点等),从而找到解题思路。在绘制函数图像时,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或绘图软件来辅助完成。

2.4 导数与微分法

导数与微分法是导数题中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方法。通过利用导数的定义和微分法则(如链式法则、乘法法则等),我们可以直接求解导数题。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导数计算问题。

2.5 分离变量法

分离变量法是一种极具巧妙性的方法,它能够将复杂的函数问题巧妙地转化为简单的代数问题,从而极大地降低问题的求解难度。在涉及不等式或方程求解的导数问题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函数关系错综复杂的情况,使得问题难以直接求解。而分离变量法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变换,将函数中的变量分离开来。分离变量法的优势在于它简化了问题的结构,将复杂的函数问题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代数运算。在解决一些导数相关的不等式或方程问题时,这种方法能够让我们绕过复杂的函数分析过程,直接通过代数方法求解,大大提高了问题求解的效率和准确性。

2.6 构造函数法

构造函数法是一种根据题目条件构造新函数的方法。通过构造新函数并利用其性质(如单调性、极值性等),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解决问题。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证明不等式或求解参数的导数问题。构造函数法的关键在于根据题目特点构造出合适的函数,这需要我们对函数的性质有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一旦构造出合适的函数,就可以充分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性等性质,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函数性质分析问题,从而更方便地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导数问题,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方法。

结束语

导数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掌握导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函数单调性、极值问题、切线斜率、不等式证明等问题。同时,高考中常见的导数解题技巧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因此,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我们应该注重导数的学习和应用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和应对高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成君.导数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15):12-13.

[2]廖鹏.导数在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题中的应用[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05):29-31.

[3]凌冶昊林.例谈导数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具体运用[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0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