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统领下开展传统文化主题阅读的实践探索
董梅
亳州市夏侯小学南校 安徽亳州 236800
大单元教学是指将一个主题的相关知识不受教材、年级、课内外的限制,对其进行重构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系统,让课堂教学变得系统化,教学环节紧凑化的一种教学效果倍增的教学方式。大单元思想强调的是“大”,以大概念、大策略的方式实施教学,不受教材、课内外的限制 [1],将其在主题教学中进行融合,利于学生对主题的认识、理解、深度学习和内化,对学生而言具有不可估量的效果。所以在当下大单元的实施备受关注和重视。那么在传统文化主题阅读中应该如何将这一思想融入其中呢?
一、明确大单元主题,选择阅读内容
大单元统领下的主题阅读开展最重要的是要明确主题,主题的选择是开展好群文阅读的关键,所以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和分析,从中确定主题,并将与主题相关的文章凝聚在一起,以大概念、大主题的形式开展。所以主题的确定在大单元教学的第一步[2],在本文中笔者已经确定了主题,是以传统文化作为参考对教材内容进行搜集和整合的,所以在开展这一主题时,笔者就省去了很多精力,但是在教材的整合和研读过程中依然花费了不少心血。
例如,笔者在研读三年级教材时发现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主题是传统文化,但是基于大单元教学不受年级、教材的限制,于是笔者又对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教材内容进行了研读,发现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还有涉及,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寒食”、“十五夜望月”等内容,所以在开展主题阅读时,笔者将这两节课的内容也整合进来,让学生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了阅读和思考,从而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认识,这样不仅体现了大概念、大主题教学的“大”,又将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接下来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二、设计课前大任务,做好课前预习
当大主题明确之后,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本学情为学生设计大任务,促使学生在课前做好主题阅读的准备,对阅读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消除陌生感。再者,课前大任务的设计促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对主题阅读进行思考,之后再在课堂中进行听讲时能够提高针对性
。
例如,在开展“传统文化”主题阅读时,笔者给学生们布置了大任务:接下来我们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实施大单元学习,内容包括“元日”、“清明”、“寒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十五夜望月”等古诗,还有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所以在大单元阅读开始之前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总之,大任务的布置利于学生的主题阅读,对大单元的开展具有实质性的帮助。
三、实施教学大策略,完成群文阅读
大策略是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军师”,有助于实现主题阅读教学的目标。为了能够让学生顺利地适应主题群文阅读,教师可以采用大单元大情境、大概念大任务的策略实施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大策略的帮助下顺利开展群文阅读,理解其中的意思,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以此在深度阅读中强化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基。
例如,在开展大单元“传统文化”主题阅读教学时,笔者给学生设计了单元教学一体化参照表引导学生对大单元内容进行了分析,让自己依据表格设计学习计划,并将自己的初读感受进行总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表格如下:

经过上述单元学习参照表的设计让学生能够体会大策略实施下的“大”,明确大单元教学下的思路,从而明确接下来的阅读方向。
四、运用小组合作法,开展群文鉴赏
教师在开展文化主题阅读之前需要先将学生分好组,然后再布置大任务、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群文进行鉴赏,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在今后的写作中加以应用。
例如,在阅读“元日、清明、寒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十五夜望月”这几首古诗时,笔者给学习小组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几首诗写的都是传统节日,大家边阅读边理解边对比,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写作思路和技巧上有什么区别,加以总结和概括。
五、设计大单元作业,强化课堂知识
当教师在开展完主题阅读后,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接下来教师可以依据大单元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巩固课堂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并在作业中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完“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以下部分作业:
1.《元日》的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描写了春节期间的哪些仪式?
2.《清明》的中心思想是
3.《寒食》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 我 国 古 代 除 了 纸 的 发 明 还 有 哪 些 发 明, 请 你 具 体 说 一 说
5. 请画一画自己认识的赵州桥,并用自己的方式夸夸赵州桥。
6. 除了文章中的那幅画,请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艺术品在中外博人眼球。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会给学生带来厌倦,而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锻炼。再者,本次作业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六、完善大单元评价,检验教学效果
当传统文化主题阅读开展完后,接下来教师就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习效果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找到学习的方向,从而在教学评价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开展完传统文化主题阅读之后,笔者以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主题阅读过程进行了评价。分别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合作意识、核心素养和德育水平等。经过评价,可以有效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传统文化主题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原因在于这部分内容的开展落实了立德树人这一教学任务,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感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在阅读中体会古人的智慧,从而在学习和内化中传承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鲁亚利 . 大单元·任务群·问题链 : 智慧教学环境语文阅读素养提升策略 [J].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9(06):69-73.
[2] 袁博 . 大单元设计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研究——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1(17):50-51.
[3] 刘顺泉 . 基于目标导向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J]. 新教育 ,2021(2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