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从“万人说新疆”看网络评论如何讲好中国新疆故事

作者

李文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1200

一、网络评论的现状与特点

(一)网络评论的多元性与广泛性

网络评论的多元性体现在各类声音的并存。在讨论新疆话题时,网络平台上往往涌现出大量不同立场和观点的评论。这些声音来自不同背景的群体,包括普通网民、专家学者、媒体机构和政府官员等。每个群体对新疆的认知和理解不同,导致讨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尤其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普通网民的声音被放大,往往能够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尤其在“万人说新疆”这一系列活动中,广泛的参与使得网络平台成为了公众意见表达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对新疆话题的讨论热度在近年来持续升温。新疆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吸引了国内外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从新疆的反恐形势、民族政策到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都成为了各方讨论的热点。随着信息传播的迅速,网络评论在新疆话题的讨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公众了解和评价新疆的重要途径 。

(二)网络评论的情感倾向与观点表达

在网络评论中,正面与负面的声音交织呈现。许多评论集中于新疆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等积极方面,强调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和现实成就。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评论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抨击新疆的政策和社会现状。这种对比鲜明的评论方式使得新疆话题呈现出较强的情感倾向性。一方面,许多人通过评论表达了对新疆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有声音质疑政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新疆的现实情况提出批评。

情感化和理性化的评论特点则反映了网络评论的另一种鲜明特征。情感化评论往往通过极端或夸张的语言表达强烈的主观看法,容易激起讨论的热度。但这类评论的局限性在于,它们可能偏离事实,更多的是通过情感反应来引导舆论。相比之下,理性化的评论则更多关注事实和数据,通过理性分析去揭示新疆的现状和问题,尽管这类评论较为冷静,但在情感激烈的网络环境中常常难以得到充分关注。

(三)“万人说新疆”中的声音分布与倾向性

“万人说新疆”是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打造的网络传播品牌活动,以“短视频大赛”为主轴,该活动自2022 年起形成规模化传播,截至2025年已发展出包含征文、短视频大赛、实地采风等多元形式,通过多维度、多视角呈现新疆的真实风貌。

该活动通过“真实故事 .+ 多元视角 + 国际表达”的创新模式,构建起立体化的新疆形象传播体系,成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区域实践范本。2023年入选中国正能量网络净瓶,2024 年被评为“中国好故事”地域特色文化网络国际传播精品案例。

“万人说新疆”活动中,主流媒体与民间评论的互动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主流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舆论的走向,但民间评论的声音却能展现出更为广泛的民意。主流媒体通常注重报道新疆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如经济增长、民族团结等,这些报道帮助塑造了新疆的正面形象。然而,民间评论往往更直接、更具体地反映人们对新疆的真实感受,这使得网络空间中的声音呈现出更多元和复杂的特征。

外部世界与中国网民的认知差异,也在“万人说新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国际媒体对新疆的报道和评论,尤其是在涉及新疆维吾尔族问题时,常常带有偏见和误解,这与中国网民对新疆的认知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网民多从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角度出发,评价新疆的现状,而外部世界则更多关注人权等议题。这种认知上的差异,不仅反映了文化背景和信息来源的不同,也揭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新疆问题的不同解读。

二、如何通过网络评论讲好中国新疆故事

(一)加强正面传播,突出新疆多元文化与发展成就

新疆的多民族融合与社会和谐是讲好新疆故事的核心。网络评论应加强展示各民族团结与和谐的社会图景。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和睦相处,彼此尊重,文化交流频繁。通过网络评论,可以强调新疆在民族政策上的成功实践,展示不同民族共同享有的社会资源与文化认同。这种多元共融的社会图景,能够有效消除外界的误解和偏见。

同时,新疆在经济与科技方面的突破也是正面传播的重点。近年来,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能源开发领域,新疆为国家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通过网络评论聚焦这些成就,不仅可以让外界了解新疆的变化,也能增强全国人民的认同感与自豪感[2]。

(二)塑造真实且立体的新疆形象

讲好新疆故事,需要多角度呈现新疆人的生活状态与文化特色。新疆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地区,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风俗习惯值得被更多人了解。网络评论可以通过故事化的方式,呈现新疆人民的日常生活,从当地人如何庆祝节日、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等,生动展示新疆的文化特色。这样能够让公众看到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新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单一的政治或社会问题的讨论上。

此外,民间故事和地方性经验的传播对塑造新疆形象至关重要。新疆的民间传说、历史遗迹和地方传统活动,都是新疆文化的宝贵财富。通过网络评论分享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不仅可以丰富新疆的文化面貌,也有助于打破外界对新疆的单一认知,呈现一个多元、立体的新疆。

(三)反击错误认知与偏见

面对外界的误解和偏见,网络评论需要进行理性的回应。新疆问题常常被误解,特别是一些西方媒体通过片面的报道扭曲事实。针对这些误解,网络评论应该通过客观事实和准确数据进行澄清。例如,可以介绍新疆反恐工作取得的成效,突出新疆在加强民族团结、保护民族文化方面的努力。通过理性而不激烈的回应,能够帮助公众正确理解新疆的真实情况。

同时,利用事实与数据打破刻板印象也是网络评论的重要任务。许多人对新疆的认知局限于新闻报道和偏见,网络评论可以通过引用统计数据、发展成果和真实案例,展现新疆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革。例如,新疆的贫困率大幅下降,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了民众的生活质量。这些具体数据能够有效打破对新疆的负面刻板印象,帮助公众形成更加全面、客观的认知[3]。

结论:

可见,通过有效的网络评论,不仅可以强化新疆在经济、文化及社会领域的积极形象,还能够回应外界误解,传播更真实的新疆故事。这样,不仅提升了公众对新疆的认知,也帮助构建了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曾妍.论新闻报道中如何讲好故事——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5):17-19.

[2]贾博文.论电视新闻报道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传播力研究,2019,(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