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研究
夏海燕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213101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而在核心素养中确保学生具备文化自信也是关键所在,所以需要在学生的文化自信方面不断强化,使其具备良好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认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使得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同时,也要在语文实践活动方面协调推进、优化发展,促进学生在充分强化自身文化自信并优化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1 文化自信培养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1.1 充分满足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
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通过文化自信的有效确立和充分融入,为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提供有利条件。在语文课程中强调,需要在学生的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继承和有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其中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从而强化其文化自信。在小学语文教学和实践活动中,通过文化自信的有效教育和充分渗透,可以为课程标准的落实提供标准和准绳。学生可以在语言实践应用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刻感知,理解其博大精深,并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和文化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1.2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文化自信的有效培养,可以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民族文化中对各类知识进行理解和灵活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化认知,使其具备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一步深刻感受经典诵读、文化体验等各项内容。在各类活动之中,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增强提供必要保障,同时也可以在文化浸润中塑造其健全人格,使知识学习和精神成长等方面实现有效统一,为促进其全面发展、提升综合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1.3 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赋予其全新的活力。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可以作为主阵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深入挖掘,在各类实践活动中使文化自信融入识字教学、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和读写结合等各方面。在各类实践和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可以有亲身地体验和认知,更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无穷内涵。学生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为其创新发展和综合能力增强提供有利条件。
2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实施策略
2.1 充分挖掘文学经典,夯实文化根基
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要想使学生的文化自信得到有效培养,教师需要在经典阅读方面投入更多时间,让学生挖掘经典文本的深刻内涵,对于其中的文化元素进行深刻理解和内化迁移,从而为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文化根基的夯实提供必要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现状和认知水平,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开展分级阅读实践活动,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可以得到正确引导。在综合实践活动和阅读推进环节进一步理解和认知相关文本和文化内涵,以此充分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效能,为学生文化根基奠定坚实基础。针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可以选择童谣或者绘本等经典阅读材料,如可以匹配中国传统节日绘本等相关书籍。在中年级的阅读实践中可以推荐阅读故事以及神话传说等相关内容,例如《山海经》等读本,让学生对阅读有更大的兴趣。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可以融入经典阅读名著等,如《西游记》少儿版等,在各类读书和阅读分享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积极参与实现融会贯通。同时,也可以通过班级读书会以及读书分享会等相关形式,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自身的阅读感受和心得充分交流和融会贯通,使其更深刻感受经典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深远意义。
除此之外,也可以有效实施古诗文浸润计划,要结合教材中的古诗文内容,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有效开展诗词接龙、古诗配画以及晨读等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使得古诗文浸润计划可以在实践环节有效落实,执行各项目标,以此充分体现出融会贯通效应,为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的确立提供必要保障。例如,可以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到“跟着古诗游江苏”等相关活动中,让学生可以进一步诵读描写江苏的相关古诗,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等。对诗中的场景进行充分感受、欣赏和深入分析,在学生分享心得实现融会贯通的前提下,使得学生可以感受诗词之美。另外,对地域文化也有更深刻地认同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其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2.2 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感受文化魅力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和挖掘方面有效加强,让学生可以更深刻感受文化魅力和核心内涵。然后,在教师的指引之下,使其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学以致用,为其文化自信的确立提供必要保障。教师要有效开展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可以把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作为契机,进一步实施相对应的主题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在春节期间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融入写春联、包饺子等各类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节日主题实践之中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要素进行更深刻理解。然后在整合各项内容、实现融会贯通的前提下,使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并不断深化、内化和有效迁移,为学生文化自信的确立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通过端午节开展包粽子以及赛龙舟、知识竞赛等相关活动,并且让学生对屈原故事进行分享和深入挖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该类主题节日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其中所渗透的文化意蕴。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之中进一步感受我国传统节日习俗及其所代表的历史意义,以此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深远影响,为学生文化自信的充分确立提供有利条件。
除此之外,也可以开展融合性跨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把传统节日和语文学科、音乐学科、美术学科等各类内容进行融合,实现融会贯通,充分体现出跨学科导向作用。例如,可以在中秋节有效开展“诗词中的月亮”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分享和朗诵与月亮相关联的古诗词。对其中所渗透的文化内涵和文学韵味进行更深刻理解和有效认知,在挖掘其根本内涵的前提下,使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其中的要义和文化内涵。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美术绘画的形式,对于自己所理解的诗词意境和思想情感进行有效表达。也可通过音乐学科模式,对诗词之中的韵律进行有效呈现和演绎,体验其中的美好和内涵的多元。在跨文化交流沟通之中,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在感受各项内容实现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使学生的文化思想、文化自信得到有效确立和强化,充分体现出学以致用和迁移转化的效能。
2.3 强化地方文化研学,增强文化认同
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有效开展地方文化研学和考察等相关活动,引导学生融入其中,实现学以致用。例如,可以结合江苏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考察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核心内涵。然后,在增强学生文化认同的前提下,使其具备文化自信。比如,可以参观南京博物馆或苏州博物馆等,让学生可以更深刻感受江苏历史文物和其中所渗透的思想内涵、文化意蕴。同时,也可以走访同里以及周庄等古镇,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文化和地域特色,在更大程度上理解其中的美和价值。同时,也要考察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等相关地点,进一步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在研学之后,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形式撰写相应的游记或制作手抄报,对于自身的研学成果进行分享和互动交流。在协调沟通之中,让学生对红色文化以及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理解和内化深化,为其文化自信的确立提供有利条件。除此之外,也要在民俗文化体验方面继续加强,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进一步开展昆曲、苏绣、剪纸等民俗文化的讲座和体验活动。可邀请苏州评弹艺人对相关文化进行有效表演,并且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相对应的曲目。通过学生亲密接触和近距离感受,使地方文化魅力得到充分呈现,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进行内化,以此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2.4 强化语文创作实践,激发学生文化创新
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也需要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让学生有文化认知和文化创新意识。在整体操作环节实现学以致用,为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也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有效延续。例如,在传统文化创意写作方面要有效优化,可以切实开展“我与传统文化”的主题征文活动或者童话创作活动。可以将“如果我是古代诗人”作为题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在其中也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融入和有效转化,以此使学生的创作能力和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背景,进一步编写相对应的童话故事,在创作实践之中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理解和认知,在创新表达方面得到优化,体现出创意写作的根本价值。学生具备文化创新效能。教师也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制作文化宣传海报等内容,在文化宣传和作品制作等方面不断优化。例如,可以让学生制作文创产品或者短视频等,对江苏文化名片主题进行有效理解,让学生设计江苏美食、名胜、名人的宣传海报,进一步优化各项内容,实现融会贯通。同时,也可以拍摄家乡的非遗等情况的视频,进一步通过新媒体平台对文化宣传作品进行有效制作和传播,确保学生可以在实践之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文化传承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学科实践活动中,要想体现出更加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具备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然后,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从经典阅读、传统节日、地方文化、语言学、语文创作等方面协同推进,优化发展,在各方面充分整合和融会贯通,确保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理解,在资源整合和实践导向方面,使学生充分融入语文实践活动中,使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进而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提供支持,在具备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敏之 .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化自信培养路径探析 [J]. 语文教学通讯 ,2023(32): 34-37.
[2] 李华进.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文化自信培育策略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24(05): 56-59.
[3] 陈婷婷 . 地域文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 [J]. 江苏教育 ,2023(45): 42-45.
[4] 赵芳锐 .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策略 [J]. 教学与管理 ,2024(08):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