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策略

作者

文世均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东方小学校  638000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互动相对较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充分调动。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强大的交互功能和便捷的资源共享特点,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提供更多的可能。

1 巧用技术工具,激活课堂互动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可以显著提升师生之间的动态交流效果。以数字化教学素材为例,这种融入现代教育理念的载体能够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教师可结合课程主题,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动态课件内容,例如在平面几何认知单元,通过逐层呈现生活中具体物件的形态特征,如车轮的圆弧轮廓、交通标志的三角结构、书本的矩形页面,引导学习者自主归纳图形的核心属性。课件中可融入即时反馈机制,当学生通过触控设备识别图形类别时,系统会生成可视化评价——正确匹配时浮现点赞动画,出现误差时则自动展示对比示意图,这种寓教于乐的设计有效调动了学习者的认知积极性。智能交互面板作为另一种创新工具,其多功能操作界面为教学注入更多可能性。在四则运算教学环节,教师可灵活调用书写工具,实时构建运算模型。邀请学生代表在面板上进行推演示范,当学童用触控笔逐步拆解运算步骤时,教师可同步进行彩色标注和过程批注,这种立体化的展示方式能帮助全体学生直观把握算法逻辑。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操作的学生在获得操作权限时,往往表现出更强的专注度和探索欲,这种正向激励对培养数学思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旁观的学生群体也会在观察过程中主动思考,形成质疑与补充的良性互动。值得一提的是,该设备特有的过程记录功能,可将课堂生成的所有思维轨迹完整保存,为课后巩固提供详实参考。

2 搭建互动平台,拓展多元交流空间

在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的立体化沟通网络时,数字化协作系统的搭建能够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以云端学习社区为例,这类基于网络技术的虚拟场所为师生构建起全天候的对话通道。教育者可将教案讲义、练习内容及拓展素材分类上传至系统模块,学习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通过智能终端获取所需资料。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困惑时——比如面对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规则难以掌握时,他们既能在讨论区发起提问,也能在资源库检索往期教学视频,这种双向的信息流通机制有效缩短了问题解决的周期。教师团队在处理学生疑问时,通常会采用分层指导策略:针对普遍性难题制作动态图解课件,对于个别化困惑则通过语音消息定向辅导,而学伴之间的经验分享往往能激发出新颖的解题视角。在即时通讯工具构建的班级交流圈中,数学教育的趣味性得到充分释放。教育者定期推送诸如”数字迷宫挑战””图形王国探秘”等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接触数学本质。每周开展的”数学万花筒”专题研讨中,孩子们围绕”超市购物中的运算技巧””小区绿化带的面积估算”等现实议题展开思辨,这种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引导方式,能够帮助儿童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认知纽带。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学生自发组建的”解题突击队”,常在课后针对作业难题展开头脑风暴,这种由技术平台催生的自主学习共同体,正悄然改变着传统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3 借助智能反馈,优化教学互动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融合智能评估机制能够重构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回路。以智能评估模块为例,这种基于算法模型的诊断工具正在改变传统作业管理的样态。教育工作者在设计课后练习时,可通过平台配置多元题型组合,涵盖选择、填空及开放式问答等多种形式。当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提交解题过程后,算法引擎不仅能够快速识别运算符号的书写轨迹,还能对分步推导的逻辑链条进行深度解析。特别是在处理低年级学生常见的进退位计算错误时,系统会智能生成带有分步动画的订正指南,例如将”34-19”这类易错题分解为借位过程的可视化推演,帮助学童建立清晰的数位概念。教师端的数据看板则会实时汇聚班级整体的认知图谱,精确标识出诸如”两位数乘除法””单位换算”等薄弱环节,为备课组调整教学重心提供数据支撑。同步运行的学情追踪引擎则为个性化辅导开辟了新路径。该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于捕捉学习行为中的隐性规律,譬如通过分析数字作业本的书写频次与订正周期,能够判断学生是概念性误读还是计算习惯偏差。当发现某生在”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模块反复出现分割错误时,系统会自动推送阶梯式训练题库,从基础图形拼接逐步过渡到复杂图案解析。教师借助行为热力图的可视化呈现,可以精准定位到需要特别关注的个体,继而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对计算粗心的学生强化验算训练,对空间想象薄弱者补充立体模型观察课程。这种动态调节机制使得教学节奏始终与学生的认知曲线保持同频共振。

综上所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活力。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索更多适合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夙盈. 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探讨[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 2025, (02): 94-96.

[2] 臧丽丽, 车伟艳. 小学数学同步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以湖州市 A 小学“数与代数”课为例 [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47 (02): 92-98.

[3] 雷晓爱 . 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 2024, (17): 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