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农为农”就业观培塑路径与实践研究

作者

顾意凤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浙江金华 321000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急需大量农业专业人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承担着培养此类人才的重任。然而,当前涉农专业学生就业观存在诸多问题,就业观会影响涉农专业从事农业相关行业的意向[1] 影响农业人才的有效供给。产教融合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契机,通过整合教育与产业资源,可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2]。

二、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存在的问题:1. 多数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农业职业存在偏见,认为其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社会地位低,缺乏从事农业工作的意愿,导致涉农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2. 学生在就业时往往追求城市的高薪、舒适岗位,忽视农业农村地区的发展机遇,就业期望与农业实际需求严重不符,造成农业人才供需失衡 [3]。 3. 面对农村基层岗位,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和长期扎根的决心,害怕艰苦环境,难以适应农村相对单调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愿深入农村服务农民。

成因分析:1. 社会长期以来对农业的刻板印象,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对农业的错误认知。 2. 涉农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难以建立正确的职业预期 [4]。 3. 家长为了“体面”,希望子女城市就业,反感其务农,且社会就业倾向于城市与非农领域,左右学生择业。

三、产教融合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农为农”就业观培塑的重要意义

增强农业职业认知 , 职业院校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域 [5],推动学校与农业企业、农村组织密切合作,让学生得以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了解产业链运作,感受现代化成果,以此纠正农业职业偏见,提升职业认同感 [6]。

提升就业适配能力,教育教学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得以优化,学生能掌握实用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好地适应农业岗位要求,增强在农业领域就业的信心。

培育服务“三农”情怀 ,学生在产教融合实践中参与农业农村项目,与农民互动,了解农村现状与农民需求,从而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农业农村的就业观[7]。

四、产教融合视域下“学农为农”就业观培塑路径

(一)构建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1. 与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合编课程,融入前沿成果与模式,以扩宽学生视野。 2. 于课程教学内贯穿农业职业素养教育,含职业道德、规范与文化传承等。借案例分析与实地调研,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 3. 构建基础、专业、综合多层次实践课程体系,涵盖农事操作、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项目策划实施等内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二)强化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1.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帮助学生积累校内实践经历[8]。 2. 拓展校外实习,与多类农业主体合作,定期派学生前往种植养殖、科技服务等企业实习,明晰行业需求,拓宽职业路径。3. 产教融合推双创实践,办农业双创赛,鼓励学生做特色农产品开发、农科服务创新等项目,培育双创能力 [9]。

(三)打造产教融合的师资队伍:1. 聘请农企与科研机构专才为兼职教师,担任实践及部分理论教学,引入行业动态与经验,分丰富教学内涵。2. 专任教师提升选派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提高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行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专业素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10]。 3. 团队协作促进建立教师团队协作机制,促进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作。共同开展教学研究、项目开发,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四)营造产教融合的校园文化:1. 农业文化活动开展,举办农业文化节、农耕文化讲座、农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传播农业文化知识,展示农业魅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农业文化底蕴,增强对农业的兴趣。2. 榜样示范引领,宣传涉农专业优秀毕业生事迹,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投身农业农村建设。3. 就业服务强化,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从入学开始提供职业规划指导,毕业季开展农业企业招聘推介、求职技巧培训等活动,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五、结论

产教融合是培塑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学农为农”就业观的关键途径。通过构建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打造师资队伍和营造校园文化等多方面举措,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就业观现状,提升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的意识和能力。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探索产教融合模式,政府和社会也应加大支持力度,共同推动农业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昊斐 , 李赵敏 , 宋连久 . 西藏高校涉农专业学生从事农业相关行业意向调查——以西藏农牧学院为例 [J]. 高原农业 ,2021,5(01):88-94+108.

[2] 朱珠 . 大学生基层就业观调查 [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14):79-81

[3] 廖鹏 , 杨洋 , 张强 .“学农为农”就业观培塑路径与实践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 [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01):53-60.

[4] 马改艳 , 陈颖 . 产教融合对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J]. 中国高校科技 ,2024(02):75-81.

[5] 王佳 . 涉农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思路分析 [J]. 中国集体经济 ,2024,(32):13-16.

[6] 邹心鋆 , 陈春霞 , 马建富 . 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职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角色定位与创新路径 [J/OL]. 当代职业教育 ,1-8[2024-12-05].

[7] 陈文霞.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三农”情怀培育与爱国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 [J]. 中国军转民 ,2024,(21):71-72.

[8] 陈全胜 , 汪淑磊 , 陈彦霖 , 等 .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四级递进”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23(04):25-29.

[9] 郭海红 , 潘永圣 , 王丽娟 . 涉农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现状、困境与策略 [J]. 教育与职业 ,2024,(12):53-58.

[10] 李云 , 刘艳昆 , 赵爽 , 等 . 产教融合高职农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23(18):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