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心理护理干预对于体检中心健康管理质量的提升评价

作者

李雪梅

白城中心医院,吉林白城,137000

体检中心作为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大众提供全面健康评估、疾病早期筛查以及健康促进的重要职责。通过系统的体检流程,体检中心能够为受检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帮助其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状况 。不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规的体检干预措施往往仅关注生理指标的检测与评估,缺乏受检者在心理层面的需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理念的深化,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心理状态不仅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还与多种生理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体检中心的健康管理中,心理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通过关注受检者的情绪、心理压力以及心理预期,能够为受检者提供更为全面、人性化的健康管理体验,进而提高受检者的满意度水平[2]。对此,本文选取 78 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实际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78 例受检者开展研究分析,分组各39 例,其中对照组男20 例、女19 例;年龄22~75 岁,平均(39.29±3.55)岁,观察组男 21 例、女 18 例;年龄 23~78 岁,平均(39. 32±3 .51)岁,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体检项目做好宣教及引导等干预,根据各个科室的待检人员数量来对体检先后项目进行调整,以此增强体检效率,在完成体检工作后结合患者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健康宣教。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①体检前:当受检者进入体检中心后,护理人员应以亲切温和的态度热情接待每一位受检者,为其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氛围。护理人员需详细地介绍体检中心的环境、布局以及体检流程,帮助受检者快速熟悉体检环境,减少因陌生感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对于年龄较大的受检者,护理人员应保持足够的耐心,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反复讲解检查流程,并陪同其完成各项体检项目,确保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不会感到孤独或无助。通过这种贴心的陪伴和引导,能够有效缓解受检者的紧张情绪,避免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的不适感,为后续的体检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②体检中:在实际应用中可增加心理测评环节,以此对受检者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工作,对于存在明显焦虑情绪的受检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深呼吸训练、放松疗法等方法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对于因体检项目感到恐惧的受检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耐心解释和心理暗示,增强其对检查项目的接受度[3]。在进行各项检查时,护理人员应注重操作的轻柔与准确,避免因操作不当给受检者带来不必要的身体伤害或心理创伤。通过这种细致入微的心理关怀,能够有效稳定受检者的情绪,确保体检过程的顺利进行;③体检后:体检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以科学、客观的方式向受检者告知体检结果。在解读体检结果时,护理人员应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受检者的实际情况,详细解释各项指标的意义。对于体检结果异常的受检者,护理人员应耐心安抚其情绪,避免因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引发过度焦虑。同时,护理人员应根据受检者的检查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和指导。针对患有高血压的受检者,护理人员应详细说明日常饮食中低盐、低脂的重要性,建议其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受检者,护理人员应指导其合理控制饮食,定时定量进餐,同时建议其增加适量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受检者满意度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5.0 处理计数 (xz) 和计量(T)资料,差异显著(P<0.05)。2 结果

2.1 满意度水平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满意度水平对比[n(%)]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体检中心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不过,以往传统的体检模式主要集中在生理指标的检测上,往往缺乏对受检者心理需求的关注。这种单一的干预模式虽然能够提供基本的健康评估,但在提升受检者满意度和健康管理依从性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近年来,心理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逐渐被引入到体检中心的健康管理中,其通过关注受检者的情绪、心理压力以及心理预期,为受检者提供更为全面、人性化的健康管理体验。

本文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更高,P<0.05。表明采用心理护理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受检者的满意度水平,效果确切。分析其原因在于,首先,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在体检前、体检中和体检后为受检者提供全程的心理支持,能够有效缓解受检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增强受检者对体检流程的接受度和信任感。同时,心理护理干预还通过个性化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帮助受检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体检结果,提高受检者对健康管理建议的依从性。其次,从理论层面来看,心理护理干预丰富了健康管理的内涵,将心理健康纳入到健康管理的范畴,为健康管理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最后从实践层面来看,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体检中心的服务质量,提高受检者的满意度和健康管理依从性,从而促进健康管理目标的实现[4]。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在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受检者的满意度,改善受检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健康管理的依从性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艳红,苏海善,莫雪雪.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体检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15):142-143.

[2]郭丽丽.体检中心老年体检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探讨[J].心理月刊,2021,16(11):117-118.

[3]王莹.心理护理管理在孕产妇社区健康管理中重要性的因素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10):184-185.

[4]余丽纯.心理护理对健康体检者负性心理的干预效果探讨[J].心理月刊,2021,16(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