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
彭丽萍
眉山市东坡区苏辙小学 620010
引言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明确提出“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的基本原则,要求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实践育人(教育部,2022)。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天然优势,但当前教学仍存在学科壁垒突出、资源整合不足的困境(王秦明,2022)。例如,外研版三起三上颜色单元虽涉及色彩混合与文化象征等内容,但实际教学中常被简化为词汇记忆与句型操练。本文结合该单元的教学实践,探索以“目标—方法—师资”三位一体的跨学科教学路径,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复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的主要问题
1 . 1 学科关联的表层化
当前跨学科教学多停留于学科知识的机械叠加。以外研版颜色单元为例,教师常局限于词汇与句型的孤立操练,未能挖掘颜色概念在科学(光的三原色)、艺术(色彩搭配)、文化(中外颜色象征差异)等领域的深层关联。例如,在讲授“
”时,多数教师仅要求学生记忆公式,却未结合科学实验验证原理,或未延伸至自然界中绿叶光合作用的生物学解释。此类“拼盘式”教学导致学生难以建立跨学科认知框架(邓凯豪,2023)。
1.2 教学内容的碎片化
教材虽包含颜色混合等跨学科元素,但缺乏系统性设计。例如 Unit 3的“Fuel up”板块提及国庆主题绘画,可延伸至社会学科中的国家象征文化,却鲜有教师整合相关资源。以某校三年级教学为例,教师仅要求学生用英语描述国旗颜色(如“The flag is red and yellow”),而未引导学生探究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革命精神、喜庆传统),或对比西方国旗中蓝色代表的自由理念。此类碎片化教学导致“语言学习—学科探究—实践应用”链条断裂。
二、跨学科教学设计的实施路径
2.1 目标统整:构建多维能力矩阵
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单元目标重构为三级跨学科目标(见下表):

实施示例:
- 基础层:学生在科学实验中观察三原色混合现象,同时用英语记录过程。例如,某小组在混合红色与黄色颜料时,边操作边描述:“First, weput red into the cup. Then yellow. Look!we make orange!”
- 拓展层:结合国庆节教学,引导学生用了解国旗颜色,引导学生探究红色革命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 创新层:学生设计“身边的颜色”poster 方案时,需用英语说明配色理由 。
2.2 方法创新:项目式任务链设计以教材为基点,设计“色彩探秘家”项目式学习:
1. 科学实验:通过“Read and write”板块的颜色混合实验(如 r e d+ yellow Σ= Σ orange),引导学生分组完成《色彩实验室报告》。例如,某实验要求学生用英文撰写实验日志,包含以下内容:
- 材料清单:Red dye, yellow dye, cups, stirrers.
- 步骤记录:“Step 1: Label three cups as‘Red’,‘Yellow’,‘Mix
Step 2: Pour 50ml red dye into‘Mix’cup.”
- 结 论 分 析 :“Mixing red and yellow makes orange. This is called
secondary color.”
2. 文化对比:结合“Hit it big”板块的威尼斯与台州图片,开展“Colorin Cultures”调研。例如,学生通过访谈外教发现:
- 台州渔民服饰以深蓝色象征海洋文化,而威尼斯贡多拉船以黑色代表传统工艺;
- 用英语制作对比展板, 标注关键词。
3. 社会实践:依托“A colourful picture for National Day”文本,组织“校园色彩改造计划”。例如,某小组提案如下:
- 问题诊断:“The classroom walls are white. It feels cold.”
- 解决方案:“Paint two walls light green (art) .”
- 英语展示:“We choose green because it means growth and calmness.”
2.3 师资赋能:教研共同体建设教师需通过“三维提升”突破专业瓶颈知识拓展:参与跨学科工作坊,系统学习STEAM 教育理念。
2. 资源开发:利用教材“Discover colours around you”板块,整合多元素材。例如:
- 结合梵高《向日葵》解析黄色象征希望,设计任务:“Describe the painting in English:‘The yellow sunflowers show Vincent’s hope.’”
- 引入数学折线图,分析校园环境中颜色使用频率(如“Blue is used4 0 % in classrooms”)。
3. 反思迭代:建立跨学科教学案例库,定期开展“一课多科”协同备课(李娜、张鹏,2023)。例如,某校英语与美术教师联合设计“色彩故事创编”课程,学生用英语编写故事(如“The Magic Rainbow”)并绘制插图。
三、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在我教学的班级中实施上述方案,通过课堂观察、作品分析及问卷反馈发现:
1. 语言应用深化:班级学生能熟练运用目标句型描述实验现象,如 “Blue and yellow makes green”。
2. 跨学科思维显性化: 8 5 % 的学生可独立完成“颜色与文化”思维导图,并关联社会学科知识(如“Red means lucky in China”)。
结语
跨学科教学需以目标统整驱动、项目任务为载体、师资协同为保障。本文框架在外研版颜色单元中验证了有效性,但需进一步探索评价体系革新(如引入跨学科素养量表)与数字化资源整合(如 VR 虚拟色彩实验室)。建议教师以教材为锚点,从单一学科“教书匠”转型为多学科“引导者”,助力学生实现从知识积累到综合素养的跃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2.
[2] 邓凯豪.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探讨[J]. 小学教育与课程改革 , 2023(5):40-43.
[3] 王秦明. 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模式与实践分析——以外研版三起三上为例 [J]. 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 , 2022(8):34-37.
[4] 李娜, 张鹏.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J].小学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23(7):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