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情境串运用策略探析

作者

曾美婵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大埔县田家炳小学 广东梅州 514299

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上,情境串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正逐步受到教育行业的瞩目。该方法通过打造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场景,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借助团队协作,推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加强对数学概念的认识。采用情境串教学法,不仅助力学生将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还能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团队协作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1、 情境串的教育价值与作用

在教育领域,情境串的运用显得尤为关键。首先,它能构建出贴近现实且充满意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把数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借助精心设计的情境串,学生们可以在实际情况下发掘问题、剖析问题并妥善处理问题,这无疑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与实际运用技能。再者,情境串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巧设情境,教师为学生打造了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式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进而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此外,情境串对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的塑造同样大有裨益。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独立思考,还需要与组内成员进行沟通、商讨和协作,这无疑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最终,情境串还能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跨学科的情境设计中,学生不仅能学到数学知识,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意识,这对于他们的全面成长至关重要。

2、情境串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策略

2.1 情境串的设计原则

2.1.1 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情境串的设计要尽量与学生所熟知的情景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所熟知的东西感兴趣,并与之发生共振,所以,在课堂上进行情景串联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的现实需求而定。比如,在上“分数”这个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设置“分蛋糕”、“分享水果”等情景,使学生能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情景中了解到分数的含义,从而提高其对分数的学习热情。生活情景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在熟知的情景中探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情景序列中的要素要反映实际问题的复杂多变,要避开纯粹的抽象,要把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社会现象相结合,提高了它的实践性与重要性。

2.1.2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情景序列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育中,除了要教授知识外,还应注重对其进行探索。情景序列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能刺激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学“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设置“建筑设计”情景,让学生在已有的环境中进行建筑造型,从而提高了对建筑结构的研究热情,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去。情景序列的设置应注意情景的可探性与交互性,使其具有独立探索的能力。在此期间,教师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提问、启发、指导等方法,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让他们的思维碰撞、团体协作,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2 情境串的实施步骤

2.2.1 创建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创设情景,启发思维,是实现“情景串联”的首要步骤。通过讲故事、看录像、创设情景或提问等方法,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情景中。在创设情景时,要注意情景的真实与互动,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探究欲望。例如,教学四则运算法则时,教师可以设置“购物”情境中,教师分配不同的角色,如“顾客”、“收银员”、“商品管理员”等,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角色分配与任务分工,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这其中,老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通过提问、启发等方法,刺激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对所遇到的问题感兴趣,从而积极地去探索答案。这个时候,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模式,既要让他们从多个方面去考虑,又要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对策。

2.2.2 小组合作,探讨解决方案

在情境串的实施过程中,小组协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分组活动,使同学们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并且在群体讨论中得到更多的灵感。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在这个活动中,同学们可以交换意见,激发思想火花,可以发展他们的团队意识与交流技巧。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与同学之间的交流,适时地给予引导,使其理清自己的思想。通过小组活动,既能激发同学们的思想火花,又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更有信心地进行交流。

2.3 情境串的评价与反馈

2.3.1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情境串的教学过程中,评价方式应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最终答案,还要关注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学生的讨论过程,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3.2 及时的反馈与调整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及时的反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调整。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情境串的设计和实施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4 情境串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注意事项

2.4.1 情境设计的合理性

情境串的设计应合理,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过于简单的情境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过于复杂的情境则可能让学生感到困惑。因此,教师在设计情境串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情境的适宜性。

2.4.2 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情境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应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4.3 学生的参与度

情境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支持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情境串的学习中有所收获。

结束语

情景串联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对学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水平,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协作和创造精神。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探讨情景串联教学的具体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特征与主题需要,创造出更加实用、互动的教学环境,以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丽. 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串联教学的应用与反思[J]. 数学教学与 实践 , 2020(12): 54-56.

[2] 孙璇 . 基于情境串联的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讨 [J]. 教育学刊 ,2021(3): 61-63.

[3] 高洋 ; 赵云 . 小学数学情境串联策略在小组合作中的实践研究 [J].基础教育创新 , 2022(2):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