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氯气泄漏事故的科学处理实践
杨永辉
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750336
摘要:氯气拥有极强的污染性,同时其也是剧毒物质。氯气相对密度比空气重,泄漏后沿地面到处扩散,将会导致人身、财产的损失、设施的损坏,泄漏源周围的生态环境也将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如何制定科学安全预案,有效应对氯气泄漏是化工从业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因此,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化工企业氯气泄漏事故的科学处理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氯气泄漏;事故处理;化工生产
氯是生产漂白粉、农药、光气等基本工业原材料,在烧碱工业中,其应用是极为广泛的。氯气拥有极强的污染性,同时其也是剧毒物质。如果发生泄漏,氯气会经过人的口、鼻、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导致中毒。若氯气沾到湿润的皮肤和衣服上可腐蚀皮肤和损毁衣物,若吸入高浓度氯气则会出现电击样死亡。氯气相对密度比空气重,泄漏后沿地面到处扩散,将会导致人身、财产的损失、设施的损坏,泄漏源周围的生态环境也将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作为化工从业者,必须加大对氯气泄漏的防范及现场处置等工作的研究,从而切实减少化学事故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控制泄露现场
企业如果发生氯气泄漏事故,要第一时间上报当地消防、公安、医院等部门,寻求专业力量救援;同时立刻成立应急处置小组,组织人员将泄漏区域内无关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害程度,并结合现场情况科学研判,划定危险区、污染区、缓冲区等管控地带。进入泄露区域参与救援的人员必须身穿专业隔离服,佩戴防毒面具、空气呼吸机,做好全身防护,救援过程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程序统一组织开展,杜绝私自行动。在处理氯气泄漏事故时,要针对不同的泄露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从而实现有效应对。比如对于大型槽罐氯气发生泄漏,要立刻关闭阀门,从源头上阻断危险进一步扩散;对于小型钢瓶氯气发生泄漏,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应对方式,视情况将钢瓶移动到空气流动较好的空旷地带,将钢瓶放入到石灰水中进行中和反应;大型车间内的氯气储罐发生泄漏时,要迅速启动氯气捕消器预案,运用捕消器、捕消车以及低浓度碱水等措施稀释、降解事故现场污染设备及地面的氯气浓度,同时安排人员利用喷雾水枪铺设水幕墙,制止氯气向周围扩散。氯气发生泄漏时,也要及时堵漏。①储罐和管道的堵漏可采用螺丝加粘合剂旋进法封堵砂眼,或者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等堵漏裂口。②损坏阀门的堵漏可使用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等堵漏。③当储量较大时,可利用工艺措施导流或倒罐,必要时设法转移危险储罐或瓶体。
二、规范现场洗消处理,杜绝二次伤害污染
氯气污染性较强,泄漏后难以彻底清除,其残留的毒性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持续性污染,危害职工生命安全。所以对于发生泄露的车间、厂区,企业在科学研判,划定污染区域,在紧急处置完成后,要第一时间组织专业队伍对污染区内的设备、人员、地面进行清洗,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泄露现场建立清洗消毒站,提升洗消工作效率。洗消站要完善淋浴喷头等设施配备,保障充足热水供应,同时要做好密封处理,杜绝二次污染。污染区域内人员想要离开泄漏区,要经过消毒站洗消处理,经检测合格后方能离开;如果检测不合格,要重复洗消,再次检测,直至确定达到安全值为止,防止将有害物质带往安全区而扩大污染。在洗消工作中,可以先采取较为温和的洗消剂进行中和处理,然后再用大量的热水进行洗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洗消工作对染毒人员的身体刺激,减少伤害发生。 对于进出污染区域内的车辆等交通工具,也要严格落实清消流程。可以用高压水枪、高压清洗机等设备,配备1%的 NaHCO3 溶液,对车辆进行全方位清洗;对于不能直接用水清洗的精密仪器,要用含有标准消毒液的药棉自内而外、由上到下仔细擦拭,所有设备和工具经检测合格后,才能离开管控区域。在进行场地洗消的时候,要多次重复进行洗消,而且还要进行土壤和大气的含毒率的测试,在确定含毒率达到具体标准之后,才可以停止作业。
三、完善应急管理,减低事故风险
一是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针对生产车间、危险化学品罐区、安全设施等定期进行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对于排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整改。在日常管理中加大巡检力度, 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真正做到安全责任到位、 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二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做到全员参与培训与考核,考试合格后上岗;针对员工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的情况,落实岗位风险辨识,加大应急演练频次,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大设备设施的巡检频次,加强设备完好性管理。对存在的设备隐患及时发现,立即整改,消除设备事故隐患。建立健全设备设施档案,采用信息化技术,做好设备预防性维修工作。四是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有关要求,配足配齐现场应急救援物资。对配置的应急物资要做到定期检查、责任到人,当事故险情发生时,确保各项应急物资可以有效使用。加强部门间应急物资调配联动工作,做到物资调配的流畅性、有效性、实时性。五是调整优化事故氯处理工艺,按照不低于液氯泄漏后被完全吸收所需液碱量 1.1 倍储存液碱,提升事故氯气尾气吸收处理能力。事故氯吸收装置的碱液必须定期进行化验分析和补充、更换,满足事故状态下自动补碱的要求。
综上所述,氯气因为其特殊的化学性质,较为广泛应用多种生产工艺场景,这也导致其存在较高的发生泄漏、造成危害的几率。因此,企业必须完善科学的氯气泄露事故处理机制,制定多场景模拟应急救援预案。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时,迅速反应,准确做出应对措施,并选择合适的洗消方法,降低二次污染和氯气泄漏伤害。
参考文献
[1]张启寅.氯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J]. 劳动保护,2020( 11) : 106 - 107.
[2]陈振刚.浅谈氯气泄漏事故的原因、应急处置和预防[J]. 科学观察,2019(3) : 90 .
[3]张刚.氯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研究[J].化工天地,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