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班主任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作者

崔璐琳

新泰市羊流镇羊祜学校 山东新泰 271200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面临着学习压力、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挑战,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据相关调查显示,相当比例的初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对其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初中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着重要职责。深入研究初中班主任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习压力导致的焦虑

初中阶段课程增多,学习难度加大,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适应,担心成绩不理想,从而产生焦虑情绪。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食欲不振等。

(二)人际交往问题

初中生正处于情感需求旺盛的时期,内心极度渴望与同龄人建立真挚、深厚的情谊,融入集体生活。然而,在复杂的人际交往场景里,他们极易遭遇各种棘手问题。在与同学日常相处中,可能因观点分歧、利益冲突等引发矛盾,小到一次小组作业的分工争议,大到长期积累的性格不合。有些学生甚至可能因自身性格较为内向,或在某些行为上与群体习惯不符,遭受其他同学的孤立排挤。

(三)自我认知偏差

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格外关注自身形象、能力等方面。但受限于其认知发展尚不完善,对自我的评价往往缺乏全面性与客观性,极易出现自我认知偏差。部分学生在取得些许成绩后,便过度放大自身优点,对自己的能力过度自信,表现出过度自负的状态,在面对他人意见时,难以虚心接受,容易因盲目自大而在后续学习生活中遭遇挫折。

二、初中班主任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理解。例如,当学生遇到困难向班主任倾诉时,班主任要耐心倾听,并用温和的语言给予安慰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通过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户外拓展等,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拉近师生距离。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针对初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 “如何应对学习压力”“人际交往技巧” 等,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问题。例如,在 “如何应对学习压力” 主题班会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压力来源,然后共同探讨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适当运动、听音乐等。邀请专业的心理专家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讲座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健康的标准、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等。鼓励学生成立心理健康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手抄报比赛等。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别辅导

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问题都有所不同,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进行个别辅导。对于学习压力导致焦虑的学生,班主任要帮助他们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指导学习方法。对于人际交往存在问题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学会沟通技巧,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交往。对于自我认知偏差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客观认识自己,发现自身优点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在个别辅导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建立信任关系,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

(四)与家长密切合作

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班主任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沟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例如,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要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等。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班主任要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五)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在班级中开展挫折教育,让学生明白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挫折。通过讲述名人战胜挫折的故事,让学生学习应对挫折的方法和经验。例如,讲述爱迪生经历无数次失败后发明电灯的故事,激励学生在面对挫折时不气馁。教给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积极的自我暗示、合理宣泄等。当学生感到焦虑、紧张时,可以通过深呼吸来放松身心;当遇到困难时,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鼓励自己 “我能行”;当情绪不好时,可以通过写日记、运动等方式合理宣泄情绪。

结论

初中班主任在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别辅导、与家长密切合作以及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等策略与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初中班主任应不断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动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与指导,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马红伟. 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 2021 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 2021: 3.

[2] 殷桂芬 . 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A]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三)[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 ,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2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