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绿化工程中园林机械推广与应用
梁瑞生 李霞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挂榜山林场 湖南祁阳 426100
引言
随着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园林机械施工凭借高效、快捷、标准化等优势,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园林机械在推广与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加以解决,以更好地推动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
1 园林绿化工程中园林机械应用现状
1.1 机械种类不完善
当前,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园林机械主要以养护类型为主,种植类型的机械较少。即便拥有不少养护型机械,也多局限于乔灌木整形的修剪机、灌木修剪机、剪草机和喷药机等,像打孔机、疏草机等精细化养护园林机械较为缺乏。而在国外绿化工程中,微耕机、挖坑机、移植机等各类机械的使用更为普遍。从实际运用情况看,国外绿化工程的机械种类更为齐全,从标准化种植到精细化养护管理,都有相应的机械进行作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环节的需求。
1.2 园林机械维护不到位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为了增加园林机械的使用寿命,应当做好定期保养与维护。目前由于园林机械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对园林机械的正确使用和对其日常、定期维护管理,导致了这些机械的使用寿命缩短。园林行业大型工程较多,对机械操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重视不足,机械破损后常选择重新购买,导致园林机械设备闲置现象严重。
1.3 农民应用积极性不高
很多农民对于投入高昂的农机设备会产生一定的犹豫,担心投资回报率低,尤其是在小规模种植和经营较为分散的地区,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也有很多在比较复杂的丘陵和山地地区的农民认为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益不理想。此外,农业机械化通常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但受限于教育水平,大多数农民难以掌握这些新技术,因此对某些农业机械持保守态度。
2 园林机械推广与应用策略
2.1 完善机械种类,满足需求
加大对园林机械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针对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需求,研发更多种类的园林机械,尤其是种植类和精细化养护类机械,填补市场空白。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园林机械产品和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完善我国园林机械产品体系,为园林绿化工程提供更全面的机械选择。
2.2 优化园林机械维护模式
为了保障园林机械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稳定、高效地运行,技术团队需结合当地实际条件,为每台机械设备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维护方案。例如,在高寒地带需采取特别的预热和保温措施,确保机械设备在低温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强劲的动力输出;在潮湿多雨的区域,则应将防潮防锈作为维护保养的重点,同时,增加抗旱排涝机械的运作频次,以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同时,新投入机械设备在正式使用前,需经过精心的磨合处理,在炎热的夏季下,新机械需要连续磨合至少 1h,并在适当的时机停机,以减少机械部件的磨损;在春秋季节,每磨合 2 0 ~ 3 0 分钟后,应停机休息10 分钟,确保机械在磨合过程中的稳定性能,从而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针对园林绿化机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技术团队在维护保养工作中,需对各类机械的工作原理和保养要点有深入的了解。通过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档案,详细记录机械的购置日期、历次维护保养记录以及故障维修情况等关键信息,为每台机械设备提供精准、高效的维护服务,确保园林机械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为园林绿化事业贡献力量。
2.3 充分发挥技术推广示范区的引领作用
示范区作为农业机械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模式的先行试验场,其成功经验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各地政府应选择具备良好基础条件的区域作为示范区,集中资源进行重点建设,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操作,展示机械化作业的全过程。通过建立高水平的示范区,可以直观地向农民展示机械化作业的优势和效益,增强他们对机械化技术的信心。在此基础上,示范区应积极开展科研试验和技术创新,例如,与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进行农业机械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试验,探索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新型机械设备和作业模式,并将成功经验向更广泛的地区推广。另外,为了确保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参与示范区建设,形成多方合作、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总之,建立示范区不仅有助于提升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辐射效应,逐步推动整个区域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2.4 提升推广人员素质
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对此,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活动。在培训内容上,不仅要覆盖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技巧,更要转变固有的推广思维模式,鼓励推广人员积极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沟通渠道,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加准确地在一线进行技术推广,同时,培训过程中应融入针对性的农业机械技术专题研讨,通过实践活动引导推广人员熟悉并掌握各类机械的操作流程,明确其维护保养的要点,以确保农业机械的长期稳定运行。为了进一步优化推广团队的结构,还需积极招募具备高素质的新成员,特别是既懂农业技术又擅长市场推广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有助于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有效改善当前推广团队可能存在的年龄结构单一问题,提升整体的创新力与活力。截至 2023 年初,全国已建成农业机械工程人才培训基地超过 200 个,累计培训各类农业机械技术人才超过 10 万人次。另外,建立科学合理的推广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同样重要,该机制应将推广效果、农民满意度等关键指标纳入考核范围,以此激励推广人员积极投身于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在正向激励与反馈中,不断激发推广人员的内在动力,推动农业机械新技术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更快、更好的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机械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推广与应用,对于提高工程效率、提升绿化质量、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存在机械种类不完善、应用程度低、维护缺乏等问题,但随着小型园林机械兴起、一机多用机械发展以及机械智能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园林机械的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机械种类、强化培训与服务以及制定政策支持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现存问题,推动园林机械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得到更广泛、更高效的应用,为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晨辉 . 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新技术推广应用探析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3):165-167.
[2] 张秀丽 . 农业机械新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意义及对策 [J].河北农机 ,2023(17):55-57.
[3] 韦力 . 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新技术推广应用探讨 [J]. 河北农机 ,2023(4):45-48.
作者简介,:梁瑞生(1975—)男,大专,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参与林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