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导的创作核心要素及能力组织结构
罗美佳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 100080
摘要:舞台上,舞蹈艺术扮演着核心角色,它是舞台表演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台表演艺术的诞生离不开舞蹈编导的辛勤付出,他们作为创作的核心,承担着舞蹈创作和排练的全过程。舞蹈编导与演员紧密合作,共同塑造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在创作舞蹈时,编导需巧妙安排剧情,细致设计角色动作,将内在情感转化为外在表现,通过演员的动作和情绪,引发观众的共鸣,最终呈现出富有感染力的舞蹈艺术。因此,舞蹈编导需掌握创作精髓,拥有丰富的编创经验和卓越的编创技巧,以确保创作出高品质的舞蹈艺术作品。
关键词:舞蹈编导;创作核心;要素;能力;组织结构
1舞蹈编导的创作核心要素
1.1选题
舞蹈的灵感往往源自于现实生活,编舞者将生活的真实与个人兴趣、环境因素相互交织,经过筛选和整合,最终形成了舞蹈的主题。舞蹈无法完全复制生活的全貌,挑选题材本身就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舞蹈题材中蕴含的舞蹈元素,不仅是支撑题材的基础,也是决定题材取舍的关键因素。在舞蹈艺术中,创作围绕“动态”展开,空间中的动态形象构成了舞蹈艺术的基础。然而,从服务角度出发,舞蹈艺术应服务于人民和时代,所选题材需体现时代精神。舞蹈作品的立意是否与时代发展相契合,题材是否新颖且富有意义,这些都决定了作品是否能够触动人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编舞者应紧扣时代主题,突出生活气息和地域文化,以贴近生活的真实故事为题材,这样才能激发观众的共鸣。在挑选舞蹈题材时,要着重考虑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可以先定内容再定形式,或者同时构思内容和形式,确保舞蹈内容和形式能够凸显主题。
1.2构思
舞蹈的创意构思是编舞者创作的灵魂所在。编舞者需依托个人生活体验,全面洞察生活中事物的本质、深层含义和外在形态,这样才能将个人生活感悟融入舞蹈创作,为舞蹈注入灵感的源泉,实现舞蹈结构布局的合理优化、主题思想的鲜明呈现。独特的构思为舞蹈情感的抒发奠定基础,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使观众深刻领悟舞蹈的主题思想,同时揭示舞蹈演员的艺术理念。编舞者应深刻理解舞蹈的独特性,明确其艺术和抒情的特质,深入挖掘不同舞蹈角色的内心情感和心理变化,借助恰当的编舞手法,使角色情感得到充分表达,塑造出立体、生动的艺术形象,精确描绘人物性格,让观众在观看舞蹈时清晰感受到舞蹈动作背后的动机。编舞者还需对角色的表情、舞蹈动作和动作布局进行精心设计,确保人物内心情感的准确传达,赋予舞蹈节目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1]。
1.3结构设计
舞蹈构架是编织舞姿叙事与舞蹈动作交织的纽带,是塑造多维演出效果的核心要素,优秀的舞蹈布局能让观赏者享受更佳的视听盛宴。舞蹈编创者需统筹舞台面积、舞者的技艺水平、音乐节奏,对舞蹈布局进行精心规划,以空间移动轨迹为核心,将静态舞姿巧妙转化为流畅的舞蹈画卷,凸显舞蹈作品的深层意蕴,并通过舞台移动路径的巧妙安排,实现时间与空间艺术的和谐结合。在舞蹈情节缓缓铺陈之际,向观众展现富有魅力且风格独特的舞蹈画面,从而提升观众对舞蹈艺术的审美享受。舞蹈编导需对舞蹈移动轨迹进行巧妙调整,确保舞者在限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规定动作,通过队形的一致性和快速更替,营造出充满张力的艺术氛围,进而彰显舞蹈艺术的形式美感。在舞蹈布局设计过程中,编导可运用多角度交替的舞蹈构图技巧,创作出充满自然情趣的舞蹈排列图案,借助富有深度艺术象征的构图手法,实现传统与现代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从而使舞蹈更具时代感[2]。
2舞蹈编导的能力组织结构
2.1深厚的音乐文学素养
舞蹈创作是一门融合了音乐韵律、形体动作和视觉呈现的综合性技艺,它要求编舞者在听觉、视觉和情感上对艺术元素进行多维度的整合,以提升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舞蹈编导不仅要有深厚的音乐功底,还需对舞蹈核心内容进行精准的音乐选择,并据此编排舞蹈动作,运用巧妙的音乐编排来强化和美化舞蹈动作,使音乐与舞蹈相得益彰,从而在音乐的映衬下增强舞蹈的观赏价值。舞蹈编导的音乐鉴赏能力直接关系到音乐选择的适宜性。编舞者必须对音乐元素有深入的理解和判断,熟悉各种乐器的音色和音乐理论,了解不同乐器组合所能产生的艺术感染力,以便根据舞蹈的表现需求选择合适的乐器和确定合适的演奏人数。此外,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跨界的艺术形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舞蹈编导应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能够从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通过舞蹈编排重现历史场景,或者在作品中融入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理念,展现社会风貌,以舞蹈艺术的形式映射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塑造出个性鲜明、特点突出、易于观众记忆的艺术形象[3]。
2.2扎实的舞蹈功底
在舞蹈的创作领域,舞蹈作为一种融合技术与理念的创作活动,对编导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编导者必须具备深厚的舞蹈基础,这样才能灵活运用创作技巧和理论知识,打造出内涵丰富、动作协调的舞蹈作品。舞蹈的基本动作构成了艺术表现的根本,只有那些经过长期、系统训练的编导者,才能对舞蹈的表现手法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熟练掌握舞蹈语言的运用,进而达到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和谐统一。因此,深厚的舞蹈基础对于编导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创作过程中,编导者应依托自身的舞蹈知识和技巧,巧妙地编排动作和造型,塑造出鲜活、立体的舞蹈形象。同时,编导者还需对舞者的动作和表演提供专业的艺术指导,引导他们理解角色动作背后的动机,掌握舞蹈设计的深层理念,并对舞者的姿态、动作进行客观评价,提出具体而精确的改进建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舞蹈的展示效果。
2.3良好的舞蹈排练组织协调能力
卓越的舞蹈编排实践技巧对于舞蹈创作者来说是一项关键性的才能。当舞蹈的主题被选定、构思成熟、框架及动作编排完毕,舞蹈创作者便需指导舞者对初步设想中的舞蹈进行持续的练习,以此理顺舞台表演的动作顺序,持续提升舞蹈的展现效果。创作者需要对舞蹈的各项相关要素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能够依据舞蹈的主题和内容,对配乐、舞者装扮、灯光及舞台设置等多方面进行恰当的搭配与调整。在这一系列工作中,舞蹈创作者还需拥有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与音乐、服饰、舞台、灯光等设计团队进行迅速且高效的沟通,以便迅速完成各项元素的调整和改进,快速进入排练节奏。排练同样是对舞蹈艺术品进行精炼的关键阶段,具备优秀排练技巧的舞蹈创作者能够在排练中发现舞者之间的协作问题,并对他们在排练中的动作时机掌握提出指导,通过反复的预演逐步完善舞蹈的连贯性,从而打造出更加精致的舞蹈艺术表演作品[4]。
结论
担任舞蹈编导,既要担任剧本构思者又要担任执导者,整个舞蹈创作的流程都需其一手操办。从创作初衷的萌生到舞蹈在舞台上的完美展现,各个环节的大小事宜都必须由编导亲自操刀。编导必须精准掌握选题定位、创意构思、框架布局以及舞蹈编排等关键环节,并且还需借助自身过硬的舞蹈技巧、深厚的音乐修养、广博的美术和戏剧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章凯茹.舞蹈编导创作要素及结构分析[J].艺术家,2023(4).
[2]康磊.舞蹈编导创作的原则及路径[J].参花(上),2023(4).
[3]余茸.舞蹈编导创作要素及结构分析[J].参花(上),2022(12).
[4]东娟.舞蹈编导创作要素及结构研究[J].尚舞,2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