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路径研究
牟杰
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提出要“强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这给高校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明确了方向。大学生属于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廉洁意识以及道德品质,直接关联着社会风气和国家未来。把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这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需要,也是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行动。本研究基于新时代背景,深入剖析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从多个方面探讨创新途径,期望能为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实践给出理论参照与实践指引。
一、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把廉洁文化纳入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当中,具有极为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内在要求。廉洁作为一种道德素养与价值追寻,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诚信”“友善”“公正”等关键要素紧密贴合。借助廉洁文化教育这一途径,能够引领大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促使其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在现实里面临多元价值观念所带来的影响,部分学生呈现出诚信不足、有功利主义倾向等状况。廉洁文化教育凭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廉洁理念,传播清正廉洁的道德风气,对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准以及道德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进而培育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廉洁文化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组成内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雕琢学生的品性,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担当意识,是达成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保障。
二、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路径创新
(一)深化校园文化浸润
校园文化作为推行廉洁文化教育的关键承载物与有效方式,高校需要全面施展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从而营造出浓郁的廉洁文化氛围。在环境文化构建环节,高校能够通过设立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雕塑、标注廉洁格言警句、打造廉洁文化长廊等形式,塑造具备廉洁文化特点的校园景致。这些视觉方面的要素,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让廉洁理念深入学生内心,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在精神文化塑造方面,高校应当深度挖掘校史校训里蕴含的廉洁文化要素,讲好学校的廉洁事迹,传承廉洁精神。借助举办“廉洁文化月”“廉洁主题演讲竞赛”“廉洁书画展览”等活动,丰富廉洁文化教育的表现形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收获感。在制度文化建设层面,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廉洁文化教育制度体系,把廉洁教育融入人才培育规划之中,明确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要求。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高校教师要身体力行,成为廉洁文化的践行者与传播者,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树立廉洁从教的典范,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引导学生以贤为范、崇尚道德追求美好。
(二)加强数字技术赋能
数字化的时代环境为廉洁文化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契机与平台。在此背景下,高校有必要积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予以创新,以此提升教育所具备的时代特性与实际效果。高校可着手开发诸如廉洁文化在线课程、微课视频以及动画短片等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从而构建起一个内容充实、形式多元的资源体系。同时,凭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学习场景,进一步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与吸引力。
高校还应充分借助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定期向学生推送包含廉洁文化知识、廉洁人物事迹以及反腐倡廉案例等方面的内容。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乃是创新的重要方向所在,高校能够通过收集并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以及思想动态相关信息,精确掌握教育方面的需求,实现个性化的推送以及精准化的施教。除此之外,高校理应搭建廉洁文化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教育资源的统一化管理、对教育活动的协调性组织以及对教育效果的动态化监测,进而提升教育管理在科学化和规范化层面的水平。
(三)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廉洁文化教育作为一项需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高校应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在学校层面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团委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以形成工作合力,把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等各环节实现全过程育人;在家庭层面,高校可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其重要性来提高家长认识与参与度,鼓励家长以身作则营造廉洁家风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在社会层面,需建立社会参与机制,高校能主动对接纪检监察机关、检察院、法院等单位,邀请专家学者、廉政人物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现身说法,同时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在实习实训中融入廉洁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廉洁意识。此外还需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高校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互鉴成功经验,通过举办联合活动、开展课题研究等推动廉洁文化教育创新发展。
结束语
将廉洁文化渗透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之中,这是一项兼具长期性与系统性特征的工作任务。各高校必须要站在培育时代新人这一关键高度上,充分明晰该项工作所具备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以积极的态度去探寻创新的具体路径。在今后的发展过程里,高校应当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层面的研究工作,认真归纳实践过程中的相关经验,持续推动廉洁文化教育体系的完善与优化,从而为培育德才皆备、秉持清正廉洁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奉献更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季进军 , 吕广才 , 廖雪 . 腐败亚文化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路径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24, 23 (23): 156- 158.
[2] 张慧 . 主题推进式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廉洁教育长效机制创新研究 [N]. 河南经济报 , 2024- 10- 31 (011).
[3] 陆晓艺 . 依托地域档案资源优势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实践新场景 [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37 (02): 93- 96.
[4] 于浩淼 . 以教育制度创新为抓手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 [J]. 辽宁师专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24, (06): 31- 33.
[5] 赵莹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机制创新与路径研究 [J]. 社会与公益 , 2024, (12): 180- 183.
作者信息:牟杰,女(1981.3—),汉族,山东寿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山东科技大学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研究专项课题“ 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