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AI 的大学英语写作能力优化研究
陆烨祖 孙红美 朱佳怡 钟培媛 谭定钟
嘉兴大学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尤其在语言学习和写作能力提升方面,大学英语写作长期面临输入输出失衡、反馈时效滞后和技术融合浅层化的三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在学术研究与日常交流中的使用日益普遍,因此掌握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不仅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任务,更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未来进入职场打下坚实基础。如今许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上仍面临语法错误、结构不清、逻辑不连贯等诸多挑战,而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给语言学习,尤其是给写作能力提升带来了新机遇。随着国内外学者对 AI 辅助写作研究的增多,人工智能助力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质量方面的潜力也在不断被挖掘。本研究将通过对 AI 工具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深入探讨,评估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进而为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与指导。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2.1 人工智能辅助写作工具的现状
学生对 AI 多维度、集成化优化语言的认知在应用 AI 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1]AI 辅助写作工具的一个核心功能是语法校正。它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文章中的语法错误,如主谓不一致、词性误用、句子不完整等,并提供相应的修改建议。[2] 当前市面上常见的 AI 写作辅助工具有 Kimi、ChatGPT、网易有道词典 AI、讯飞星火等,在语法纠错方面,人工智能能够利用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精准识别并纠正作文中的语法错误,包括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问题,利用算法分析句子结构并提供修改建议,帮助用户提升语法准确性。在词汇增强方面,人工智能利用其庞大的词汇库和智能推荐算法,纠正常见的发音错误和拼写错误,并推荐正确的词汇用法和发音,分析用户的写作风格和语境,推荐适合的词汇和短语,也能够根据用户的写作水平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词汇增强建议,为用户提供精准的词汇翻译和替换建议。在结构增强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分析作文的整体结构和逻辑流程,擅长理解文本语境,通过分析大量的优秀范文和写作指南,对作文的结构进行智能评估和调整,为用户提供关于如何构建文章框架的建议以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和可读性,这些建议可能包括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的最佳组织方式。在内容生产方面,人工智能集成了海量的双语语料库和例句库,可以根据给定的主题或关键词生成创意性的开头句或段落,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表达方式和例证材料,激发用户的创作灵感,这对非英语母语者来说尤其有用,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效率和质量。
2.2 人工智能在写作中的辅助优势
2.2.1 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AI 工具能够分析学生的写作风格和习惯,为学生们提供个性化的写作指导和训练方案,使学生能用准确、清晰、流畅的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词汇能力的提升,增加英语语法正确率,加强学生英语作文的句式结构的多样性,从而提高整体写作水平。
2.2.2 优化学生英文写作的内容组织
AI 工具能够及时提供相应的结构调整措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调整文章的结构内容,梳理文章内容的走向与文章的详略布局。且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批改,AI 技术的时效性更强,并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学生的作文,提出更加客观合理的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构思作文思路、安排段落顺序以及确保文章的逻辑性与连贯性,优化学生作文的内容结构。
2.2.3 提升学生的学习的效率
“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师要完成从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到复合型角色的转换,[3] 教师并不能随时出现在学生身边给予帮助,因而利用AI 技术自动批改作文,能够给学生提供即时反馈和修改建议,帮助学生快速识别并纠正错误,提升知识点的时效性,加深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点的记忆,加强学生学习的效率。
2.2.4 了解不同文化的表达差异
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英语写作优化研究可以为学生的语言学研究提供大量数据和新兴视角。通过 AI 帮助分析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使用的语言结构、词汇选择、语义表达等方面的数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英语得习得过程和运用规律,提升表达的精度,从而优化英语整体写作能力,使英语写作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被不同国家接受并传播。
三、人工智能与大学英语写作的提升方案
3.1 写作任务设计与人工智能 AI 技术合作基于研究,在实际写作任务布置过程中,教师可将写作任务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学生依据教师给定的题目完成初稿,期间可借助 A 技术获取写作模板、收集素材。例如,在撰写 环境保护 '主题作文时,学生可利用 ChatGPT 获取不同类型的写作模板,并通过百度文库AI 助手收集相关素材。第二步,学生自主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如Grammarly 进行语法检查、Kimi 进行词汇替换和结构分析,对初稿进行修改润色。第三步,教师对终稿进行评价,将传统批改模式与 AI 技术有机融合,借助人工智能对每次写作质量进行追踪分析,实现动态监测。
3.2 其他研究成果
研究小组针对各高校大学生的情况进行研究,并且采访了部分高校同学与教师,最终通过调查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 在 AI 使用率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已开始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并在多个场合中积极应用这些工具来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在使用 AI 辅助工具的效果方面,84.62% 的高校学生认为 AI 工具帮助他们减少了写作时间,其中78.84% 的参与者认为 AI 工具在词汇量提升、语法检查、写作结构优化和创意启发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帮助,这些数据展示了 AI 辅助写作工具对写作水平提升的积极影响,能够在写作语法、结构等给到一定得参考意义;然而,研究小组根据研究调查结果也发现了 AI 技术辅助写作使用中的一些挑战和不足,主要包括翻译结果不准确( 67.31% )、语法检查有误报(65.38%),以及工具响应速度慢( 50% )等问题,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修改英语文章过程中, 67.31% 的参与者认为技术操作不熟练和缺乏个性化指导是主要挑战,由此得出,当下得人工智能还是存在欠缺,有待优化。
以上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分析验证了 AI 辅助大学英语写作的实践价值与理论创新,发现人工智能工具在提升学生写作效率、优化写作结构和激发写作兴趣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也存在技术准确性不足、反馈不够个性化等问题。因此在实践层面,研究小组肯定 AI 对大学英语写作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这一结论也为在高校推广 AI 辅助技术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研究小组根据发现问题,明确了 AI 工具的优化方向,提出“AI 辅助 + 传统教学结合”模式,构建“技术 - 教师 - 学生”协同体系的想法,与已有研究相比,构建“写作前 - 中 - 后”全流程应用框架,更贴近教学实际,可操作性也更强。
3.3 研究创新之处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和实践操作等方法,分析了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在语法纠错、词汇增强、结构优化及内容生成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及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创新之处体现在方法(定量与定性结合)、应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技术赋能+ 自主学习”模式)及视角(跨文化差异分析)三方面,但存在样本范围窄、研究周期短、技术深度不足等局限。在未来研究小组会不断扩大样本覆盖、开展长期效果评估、推动跨学科融合,构建“AI 辅助 - 教师引导 - 学生自主”三维互动体系,促进 AI 技术与英语写作教学深度协同,切实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工具在大学英语写作能力优化方面潜力巨大。AI 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教学过程的效率和个性化程度,还为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然而研究小组也发现人工智能并不是一把“单刃剑”,鉴于 AI 提供策略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学生对其生成的写作策略主要表现为迁移应用的行为模式,过于简单单一,[4] 不能很好锻炼学生能力,此外,还需克服技术的依赖性、评估标准的局限性以及隐私和数据安全等挑战。本研究将会持续开展,促进发挥 AI 的优势推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不断寻求提升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的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写作能力,在不断的练习与反思中积累经验。
五、参考文献
[1]Morris Thomas Howard.Experiential learn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revision of Kolb’s model[J].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2020,28(8).
[2] 王芳 , 刘媛媛 . 人工智能在英语写作辅助中的应用与效果研 究 [J]. 英 语 广 场,2024,(30):106-109.DOI:10.16723/j.cnki.yygc.2024.30.028.
[3]Bandura A.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2).
[4] 徐林林 , 胡杰辉 , 苏扬 . 人工智能辅助学术英语写作的学习者认知及行为研究 [J]. 外语界 ,2024,(03):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