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山地光伏电站项目施工阶段管理优化

作者

杨栋 杨云鹏 王周周 冯倍森 冉云天

中建八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1500

引言

在世界各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已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的开发中。在我国土地资源日趋紧缺的情况下,山地有着大量的闲置用地,使得该区域已成为光伏电站建设的首选。但是,山地光伏电站项目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光伏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难题。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对工程的进度、造价、安全、质量和生态保护成效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山地光伏电站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优化方法,是促进山地光伏产业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山地光伏电站施工阶段管理的特殊性与现状

1.1 施工管理的特殊性

山区地质条件复杂是光伏电站项目施工中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陡,有些地段可达 60 °以上,给施工现场平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光伏组件基础施工时,需要针对各种地形条件,采用桩基、墩基础等一些特殊的构造形式,增加了建设的难度和工艺的难度。此外,由于山地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大型工程设备(例如履带式起重机)无法稳定作业、运输车无法及时将物料运送至指定位置,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效率[1]。

山地生态环境的敏感程度是不可忽视的。山地植被在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建设光伏电站项目中,由于开挖土方和修建道路等工程容易对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损害,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等生态问题。

恶劣的运输状况也给山地建设带来了困难。山区道路狭窄崎岖,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道路,给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交通不便也给建筑工人们的日常出行以及生活用品的供给都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山地光伏电站施工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经常进行交叉作业。在受限的施工空间下,光伏组件的安装、电力系统的铺设、土建工程等多个工序常常是同步开展的,不同作业间的互相影响较大。比如,土建中的土方开挖将对光伏组件地基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冲击,电气系统的敷设与光伏组件的装配发生矛盾,这些都给施工顺序的合理组织及各单位间相互协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1.2 施工阶段管理现状与问题

当前,山地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管理问题。在进度管理中,对山区地形、气候等因素的预测能力较差,导致了施工计划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缺乏。如遇暴雨、大风等不利天气,或地形情况与勘测结果有很大出入,则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展,造成工期的拖延。再加上各个阶段的相互联系不密切,使得工程建设的效率更低。

在成本管理上,山地光伏电站工程造价控制难度大。一方面,因场地地形条件的复杂性,施工材料运输费用,特种施工设备租用费用高;另外,由于设计和施工计划调整等原因引起的追加投资也是比较常见的。另外,由于缺乏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监测,因而难以对超出预算的情况进行及时预警和进行有效地控制。

山地光伏电站的建设中,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问题。由于地形环境的复杂性,施工人员在高处作业和机械作业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同时也存在着安全保护设施难以布置的问题。

质量与生态管理方面,质量控制存在一定的漏洞。由于施工环境复杂,质量检测难度加大,部分施工工序可能无法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严格检验。在生态管理方面,虽然多数项目都制定了生态保护措施,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生态保护意识不足、监管不到位等原因,生态破坏现象时有发生。

2 山地光伏电站项目施工阶段管理优化路径

2.1 进度管理优化

在施工前期,施工单位要综合运用无人机测绘和三维激光扫描等高精度测绘手段,实现对山区地形的精确测量,获得精细的地形信息,为制定合理的建设计划奠定基础。项目团队需通过采集区域 10~15 年的历史气象资料,利用书分析软件对典型的雨季和大风期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以规避极端天气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施工企业应采取科学的方法编制施工计划,对工程进行分解,分解为多个子项目,明确各个子项目的关键节点和工期[2]。

在此基础上,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对施工进度进行动态仿真与优化,从而得到了最佳的建设时序与资源分配。在施工期间,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施工进度追踪体系,每周都需将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当偏离 5% 以上时,要立即进行相应的调整。

2.2 成本管理优化

在成本预算中,预算编制人员应结合山地光伏电站项目的特点,对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费用进行细致地测算。除了一般成本之外,也要考虑由地形引起的附加成本。根据同类工程成本数据,通过类比估计和参数估计等手段,使工程预算误差的偏差小于 ±5% 。在工程建设阶段,施工单位要实行成本控制责任制,把造价管理的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及各岗位,使造价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位。施工方也要加强物资和设备的采购管理,实行集中采购和招标采购,降低采购费用。同时合理调配人力、设备的使用,提升资源利用率。

2.3 安全管理优化

施工单位应根据山地光伏电站施工的特点,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针对山地施工的特殊情况,施工单位要开展专项安全培训,如高处作业安全培训、机械操作安全培训等

2.4 质量与生态管理优化

在质量控制中,施工企业应制定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确定工程的质量目标与规范。强化对建筑原料及机械的检查,保证进场的物料及器材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 [3]。在工程建设中,施工方要严格落实质检制度,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程的质量监测,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整改和处理。在此基础上,应加强对建筑工人的质量教育,增强他们的质量观念,保证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

3 结语

山地光伏电站项目施工阶段管理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山地光伏电站项目施工阶段管理将更加科学、高效。通过持续创新和优化管理方法,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望进一步提升山地光伏电站项目的整体效益和可持续性,为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艳国 . 山地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特点 [J]. 太阳能 ,2019,(09):77-79.

[2] 任龙 . 山地光伏电站项目施工管理对策研究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08):47- 49.

[3] 廖敬文 . 山地光伏电站项目施工管理对策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4,(20):4- 6.

中建八局科技研发立项项目 (2024- 3-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