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作者

马新丽

邯郸市成安县第六中学

个人简介:马新丽,女,1982.04,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邯郸市成安县第六中学教师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与推广,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征,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大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通过合理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以及人文素养,为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方向。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

前言: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育正面临着从知识传授向素质培养转型的压力。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使得教育的关注点不再仅仅停留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上,而是强调学生在学科知识基础上的能力、素质和综合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设计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大单元教学活动,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1.1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与语法结构的训练,忽视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然而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一要求促使大单元教学的设计要更加注重语言技能的整合和运用。教师应在大单元设计中贯穿多种语言活动,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逐步提升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1]。

1.2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观点对比与反思讨论,帮助学生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大单元教学恰好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平台。在大单元设计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课文主题和思想,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的讨论与探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学会根据事实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1.3融入文化理解与价值观教育

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与传承中华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文化的渗透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阅读经典文化作品、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的具体方法

2.1注重跨学科融合,提升综合素养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在初中语文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科间的联系,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如历史、艺术、社会等内容进行融合,帮助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

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选取具有较强跨学科特征的主题。例如在学习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单元时,可以通过整合历史、哲学、美术等内容,让学生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历史人物以及相关的艺术形式。这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让他们从更广泛的视角去思考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意义。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

2.2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思考、质疑和创新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不仅要“理解”文本,还要“思考”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还能促进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与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作品。教师应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如“为什么作者在这个情境中选择这种叙述方式?”,“这篇文章的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何关系?”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本背后的逻辑、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尤其是在讨论具有争议性的文学作品或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观点表达能力[2]。

而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意写作的形式,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情节进行改写,提出自己的假设情境,或者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版本的同一故事,探讨作者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做出创意选择。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还能够鼓励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个性与思维创新,使其在写作和表达中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性。

2.3强化人文素养与价值观教育

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能力的培养,更是人文素养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平台。核心素养理念强调学生要具备健康的心智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通过精心选择的文本,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和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在文学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文本中的人文思想与价值内涵,特别是对人生、社会、伦理等方面的思考。例如,在学习古诗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和“忠诚勇敢”等传统文化元素,帮助学生理解传统美德,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社会中的生活和人际交往中[3]。

结语: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设计模式,不仅能够整合语文知识,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养。通过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于实施,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具有良好核心素养的现代公民。

参考文献:

[1] 吴慧.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项目化实施路径[J].中学语文, 2024(8):18-20.

[2] 吕丽萍.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J].大众文摘, 2023(33):0037-0039.

[3] [1]尹红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总结的教学策略[J].新一代:理论版, 2021, (001):P.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