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张培根
安徽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队 安徽亳州 233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建筑工程领域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需求逐渐增加。传统建筑材料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寻找替代传统建筑材料的绿色建筑材料,成为当前建筑工程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绿色建筑材料以其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较小影响、可再生性、能效高等特点,逐渐引起建筑业的广泛关注。这些材料不仅能够减少对有限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还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减缓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建筑工程中,运用绿色建筑材料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能效,降低能源成本,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因此,深入研究和推广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材料;土木工程;应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大众对于建筑材料的需求,在建筑施工时,要注重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建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不仅能减少施工对环境带来的污染,而且还能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建筑企业需要根据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分析,合理应用绿色建筑材料,提高整体施工的绿色性和环保性。
1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意义
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对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产生了显著影响。首先,从环境角度看,这些材料通常采用可再生或回收资源,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有效减轻了对环境的负担。例如,使用再生混凝土不仅减少了废弃物的堆积,还减少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此外,绿色建筑材料还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长期来看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从经济角度来看,虽然绿色材料的初始投资可能相对较高,但它们的长期节能和维护成本较低,最终能为建筑业主带来经济效益。此外,使用这些材料还可以提高建筑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者。因此,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不仅对环境友好,还能带来经济上的综合收益。
2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保温砂浆的应用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具有绿色环保属性的保温砂浆主要包括膨胀珍珠岩砂浆、硅酸盐复合保温砂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首先,膨胀珍珠岩砂浆。膨胀珍珠岩砂浆主要由水泥、石膏和膨胀珍珠岩构成。膨胀珍珠岩砂浆的比例不同,其性能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别。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设置适宜的原料比例。其次,硅酸盐复合保温砂浆。硅酸盐复合保温砂浆主要由固化剂、纤维材料、填充材料以及其他材料构成。在制作硅酸盐复合保温砂浆的时候,需要先溶解纤维材料,然后再将多种材料混合均匀,形成黏稠的浆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硅酸盐复合保温砂浆主要被应用于热力管道以及相关设备的表面,直到近年来,其才开始被应用于建筑外墙的保温层中。最后,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主要由松质岩矿粉制成,通过对粉碎机的合理应用,将矿石粉研磨成矿砂,接着将其放置到膨胀炉中进行高温煅烧,让矿砂转换为物化性质稳定的膨胀化合物。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具有质量轻、强度大、吸水少、燃值高、防火耐高温等内在优势,在土木工程外墙保温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膨胀珍珠岩砂浆、硅酸盐复合保温砂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从而有效降低建筑中空调、暖气等取暖设备对能源的消耗。
2.2绿色生态混凝土
透水混凝土、植生混凝土、光催化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作为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典型代表,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和日本早已实现了工程应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透水混凝土最早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和上海世博园区等工程中得到应用,近年来不断推广到各大城市。植生混凝土最早在2001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城区防洪堤迎水面得到应用。2003年上海引进日本绿化混凝土技术,在嘉定区西江河的河道整治工程中进行试验。光催化混凝土的应用主要有建筑外墙材料、路面材料、屋顶材料和混凝土砌块等,米兰世博会意大利馆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均采用该技术。目前国内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大多数仅用于路基、回填等非结构混凝土。对于再生骨料的性能提升技术也在各研发机构持续展开,上海市已率先实现了C25再生骨料混凝土在结构中的应用。
2.3纳米材料
在建筑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玻璃和纳米涂料等方面。通过在建筑表面涂覆纳米材料,可以实现自洁、防污、抗菌等多重功能,显著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智能玻璃是一种采用纳米技术的创新产品,其特殊的结构可以调节光线的透过程度。这使得建筑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采光,从而提高建筑内部的舒适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为建筑的节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纳米涂料是另一种纳米材料的应用方式,其在建筑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级的保护膜。这层保护膜具有超疏水、抗菌、防腐等功能,不仅能够使建筑表面保持清洁,减少污染物附着,还能够有效抵御微生物的滋生,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这种纳米涂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的维护效率,也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4内部装饰材料的应用
对于传统模式下的内部装饰材料而言,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比如内部装饰经常引导的胶合板、刨花板、油漆等,含有大量的甲醛、氨、苯等有害物质,其中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会导致人体出现皮炎、水肿、色斑等问题;在严重的情况下,还有致癌的风险。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成分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另外,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绿色环保性质的内部装饰材料,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美观性,能够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比如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可以用硅藻泥材料替代传统的墙面材料,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室内甲醛的含量,切实提高家居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于竹材而言,它具有环保美观、生长快等优势,甲醛含量远远低于人工合成板材,在经过特殊处理之后,竹材的强度会得到大幅提升,与轻钢的强度相差无几。并且竹材本身的质量较轻,因此不需要考虑承重的问题,能够为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切实满足人们的各项要求,因此施工企业可以用竹材替代人工合成板材。照明系统是内部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的选择与能源的消耗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与普通照明材料相比,光导照明材料能够对自然光进行有效收集和综合运用。
结语
通过对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我们认识到绿色材料在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这些材料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还能提升建筑的能源效率和长期经济效益。然而,绿色建筑材料的广泛应用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成本、教育与培训、市场认知和可持续性标准等方面。想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行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强.绿色建筑材料在住宅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佛山陶瓷,2023(10):82-84.
[2]张志强.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应用[J].佛山陶瓷,2023(9):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