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徐军
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现状与深化路径。通过分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关键作用,结合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从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制度融合、人才培育等多维度的深化策略,以期为国有企业在新时代履行使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时代;思考
一、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与更高的发展要求。在此关键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仅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需要,更是推动国有企业自身改革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入探究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优化路径,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政治引领,确保企业发展正确方向。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使国有企业坚定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守国家战略任务,在关乎国家经济命脉与战略安全的领域发挥主导作用,保障国家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与重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与应对重大危机的可靠力量,有效抵御了外部风险对关键产业的冲击。
(二)凝聚合力,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党建工作能够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通过党组织的宣传教育与思想动员,激发职工对企业使命与战略目标的认同感与责任感,使其积极投身于企业变革。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党建引领能够平衡好各方利益关系,妥善处理改革中的矛盾与问题,保障改革平稳推进。同时,党组织在企业内部搭建起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的桥梁,促进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的协同合作,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与整体效能。
(三)文化塑造,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国有企业党建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建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内核,培育出奉献精神、团队协作、诚信经营与创新驱动的文化内涵,成为员工行为准则与价值追求。如“工匠精神”激励员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仅提升了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更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美誉度与竞争力,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社会稳定器,保障职工权益与社会和谐。国有企业承载着大量就业岗位,其稳定运营对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党建工作致力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通过建立完善的民主管理机制,让职工参与企业决策与监督,增强主人翁意识。在企业面临困难时,党组织协调各方资源,保障职工基本生活与再就业安置,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同时,国有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彰显社会担当,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与挑战
(一)现状
近年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组织架构方面,基本实现了党组织在企业各级单位的全面覆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党建网络体系,为开展党建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在制度建设上,建立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党建工作责任制等,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治理,规范了企业决策流程。在活动开展上,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蓬勃开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先锋模范作用发挥。
(二)挑战
多元思潮冲击: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社会思潮涌入国有企业。部分员工受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影响,对党的领导与党建工作认同度降低,片面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政治素养提升,导致党建工作在思想引领方面面临较大压力,统一员工思想认识的难度增加。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不足:党建活动形式化、内容空洞,未能紧密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展开,无法有效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一些党务工作者对企业经营业务不熟悉,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时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建议,致使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大打折扣。
人才队伍建设瓶颈: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存在专业人才短缺现象,部分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难以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复杂多变的要求。党务工作者的培养往往被边缘化,缺乏系统的培训规划与职业发展通道,导致优秀人才不愿投身党建岗位。
四、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深化路径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信仰根基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实地参观、情景教学等活动,强化职工爱国主义情怀与奉献意识,使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打造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工具,推送时事政治解读、先进典型事迹、党建知识微视频等内容。开展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活动,提高职工参与度与学习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二)优化组织建设,提升战斗堡垒作用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层层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闭环。扎实开展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和党建工作“赛马”考核,确保党建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常态化开展基层后进党支部整顿提升行动,定期开展支部党建工作集体“会诊”,加强与战略合作企业党建共建,促进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扎实开展党建品牌“亮化行动”,深化“一支部一特色”,着力形成一批优质品牌案例。挖掘党建工作亮点,培育党建工作精品。
(三)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建立“党建+业务”工作机制,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在企业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中,将党建目标与生产经营指标有机结合,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中的具体职责与任务,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等主题活动,明确党员职责,亮明党员身份,让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和重大事件处置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严格把好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常态化落实干部轮岗交流机制,着力打造“忠专实”“勤正廉”干部队伍。大力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持续加大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力度,坚决让“躺平式”干部不敢“躺”、不能“躺”、无处可“躺”。加大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理论研修、实践锻炼等活动,提升党务工作者政治理论水平、党建工作业务知识与企业管理能力。
加强对党员的政治教育与技能培训,对优秀党员人才重点培养,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五、结论
新时代赋予国有企业新的使命与责任,党建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优势,是企业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面对当前的挑战与机遇,国有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引领、组织建设、融合发展与人才培育等多方面入手,持续深化党建工作改革与创新。只有不断探索与实践党建工作的深化路径,国有企业才能在新时代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