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李昱达
23012319920805001X
摘要;在建筑行业竞争加剧与政策环境变革的新时期,成本控制成为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环节。本文深入剖析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控制现状,揭示预算编制粗放、流程管理失范、动态监控缺失等问题,从外部市场波动、内部管理缺陷及项目自身特性等维度解析问题成因。针对性提出覆盖前期规划、施工建设、竣工结算的全流程成本控制策略,并构建动态监控体系以提升成本管理效能,旨在为建筑企业优化成本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控制;影响因素;控制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与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复杂多变的政策环境。据统计,2023 年建筑行业企业数量突破12万家,行业平均利润率却下滑至2.8%,成本控制已成为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双碳目标与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驱动下,建筑工程对绿色施工、智能建造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粗放式成本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一、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控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成本控制现状
当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在制度建设与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多数建筑企业已建立基础的成本管理制度,涵盖预算编制、成本核算等环节,部分大型企业还引入了项目管理软件,实现了成本数据的初步整合与分析。在技术应用上,BIM 技术逐渐应用于成本控制领域,通过三维模型实现对工程量的精准计算,减少预算误差。据统计,使用BIM技术的项目在预算编制阶段,材料用量计算误差可控制在2%以内。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施工项目预算编制造成的不准确主要表现在项目在开始施工前未进行实地考察工作,对市场价格不稳定和施工的实际难度重视程度不够,可能导致工程项目的预算偏离施工项目成本。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缺少全过程的监控体系,大多数单位在完成工程项目的全部工作内容后进行施工成本的分析,施工项目过程中成本偏差和其他不合理的施工现象例如项目设备闲置成本和材料浪费现象,此时则无法得到有效的纠正,很可能成为公司的不稳定支出。
1.3 问题成因分析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重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轻视施工成本控制的实质和重要意义,并未将施工成本控制列入公司的企业发展战略,制度管理缺乏一定的制度规范,没有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具体标准和考核细则,进而导致企业施工成本缺乏规范性和约束性,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技术手段薄弱。施工企业中有的中小企业通常都是采用人工成本计算的方法,其工作效率较低,且容易在成本计算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误差。施工现场操作的员工和部门不懂施工企业的全成本,财务人员没有做好施工成本,那么成本核算就变得捉襟见肘。
二、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控制的因素分析
2.1 外部因素
有关政策、法规变化较大时对工程成本影响较大。近两年因为环保政策趋紧,提倡使用绿色建材及环保施工工艺,增加了工程材料成本、施工成本。如砂石开采受政策性环保,部分地区河砂采购价格涨幅高达50%以上等。市场变化带来的市场价格波动是控制工程成本过程的主要风险。由于建筑材料价格受供需及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的影响,建筑人工费亦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近5年人工单价平均每年涨幅在8%左右。
2.2 内部因素
企业管理模式决定成本管理。如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为直线职能制,会造成信息传递时间长、部门之间配合度不高等,使得企业管理的成本控制较低。有一家企业因为相关部门沟通不及时,出现重复采购原材料、浪费超百万元成本情况,项目组织形式不合理也会引发不必要的浪费,如项目经理权力过大缺乏监督,容易引发腐败行为增加企业成本。技术和成本之间会出现矛盾,若施工方法不够先进造成建设过程时间较长,资源消耗增多;若技术先进虽然会提高建设效率,但是建设成本投入较高。
2.3 项目自身因素
工程造价控制难度取决于工程规模,工程规模大的项目,由于工程量大,工程工期长,工程管理复杂,造成工程成本超支的可能性较高。施工工艺的选择会对工程成本产生较大影响,施工工艺复杂往往能够保障施工质量,但由于投入较多的人工和机械设备,将会直接增加工程成本。比如深基坑支护选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相对于采用传统护坡桩的施工工艺要贵出工程成本30%左右。工程工期要求往往会影响工程成本的控制难度,一般若工期要求比较快,则需要增加工程的人工和机械设备投入,且为了赶工期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引发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从而增加工程成本。
三、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控制策略
3.1 前期规划阶段成本控制策略
抓好成本预算编制。编制成本前须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对材料单价、人工单价、设备租赁单价等信息充分掌握,并结合项目本身的特征做好成本预估。使用BIM技术做好三维模型创建,将工程量精确计算出来,控制预算误差率。做好方案设计,应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在确保项目功能实现的基础上进行价格压缩。做好招投标工作,严格投标人资质的审核,引入合理低价中标的方式,抑制低价恶意竞标、高价围标的不良现状,合同中还应明确对成本的控制,规范双方行为。
3.2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策略
控制施工过程材料费用。实行材料集中采购,与优质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供货关系,材料采购时增加数量,降低材料单价。规范材料进场验收、仓储,减少浪费,某项目规范材料采购和使用管理,钢材材料损耗率降低3个百分点,由原项目部的5%降低到现在的2%。规范设备材料使用数量、型号,选用和工程量、工期进度相匹配的设备材料型号,提高设备利用率,不增加不浪费。
3.3 竣工结算阶段成本控制策略
竣工结算期间强化工程计量、结算。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施工设计图纸计量计价,做好工程量核计;强化变更签证审核,核实变更缘由和必要性,不合理的变更不予确认;采用第三方审计机构审查成本核算,防止重复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做好成本核算分析,将实际成本对比预算成本,找到原因做好成本控制总结,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3.4 全周期动态成本控制策略
要建立全周期动态成本管控体系。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成本管控系统,对成本各项数据进行时时采集与分析,即时发现成本波动异常并进行预警。加强对成本各项数据进行共享,部门间信息联动,利于及时修改成本管控措施。要定期开展成本分析与考核,要将成本控制指标作为项目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内容,并将成本控制成效显著的团队与个人予以奖励,对成本控制不达标的进行惩处,营造出全员成本管理氛围。
结语
新时期发展在建筑工程领域内成本控制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经过深入探讨新时期成本控制的现状与现状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过程性成本控制措施,进而有助于提高当前建筑企业对成本的管理水平。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行业标准的完善,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将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企业需持续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靳玉兰.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25,35(05):5-8.
[2]卢利利,娄善华,杨玉华.新时期下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的若干方法探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8,(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