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要点分析

作者

张继锋 樊其玲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林业局 441600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综合执法中心 441600

摘要:本文针对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工作要点进行分析,目的是提升执法效能,助力林业资源可持续性前行,通过剖析现阶段林业行政执法面临的阻碍,如执法力量薄弱的状况、执法依据不完善的情形、公众参与度不高的现象等。研究表明,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法规体系、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等乃关键所在。这些成果为明确林业行政执法方向助力,为打造高效、公正且透明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给予理论支撑与实践引领,带动林业事业在健康有序轨道上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林业行政执法;执法要点;队伍建设

林业身为国民经济中的关键部分,既为经济社会的前行提供丰富的木材资源,还在生态防护、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功效。林业行政执法作为保障林业资源合理利用和维护林业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面对新的形势局面,伴随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深度探究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工作要点,在提高执法水平、保护林业资源、推动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上意义非凡。

1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面临的挑战

1.1 执法力量薄弱

林业行政执法队伍面临人员跟素质的双重困难局面。从人员数量这一维度,基层林业部门人员的短缺现象尤为明显,难以招架繁重的任务。如某山区林业局,其管辖范围大,执法人员却仅十数余名,面对非法砍伐、盗猎这类行为时常觉得无力应对;就专业素质这一维度,部分人员未接受系统培训,法规业务知识掌握深度未达标,执法极易偏离精准公正轨道[1]。

1.2 执法依据不完善

我国虽已发布诸多林业方面法律法规,但到了实际执行阶段,某些法规存在完善程度低、操作难度高的状况。部分条款原则设定太模糊,未附具体实施细则和相应处罚标准,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尺度把握面临难题。以非法占用林地案件处理一事为例,占用面积、用途及违法程度的界定呈现模糊态势,容易造成执法标准不统一,破坏执法的权威性根基。

1.3 执法手段落后

在信息化盛行时代,林业行政执法手段落后程度明显。欠缺先进技术与设备的辅佐,传统执法方式主要依赖人工巡查与举报,难以即刻发现与制止违法行径。在森林火灾的预防监测事宜上,部分地区依旧靠着人工实施巡逻,无法在火情初期迅速察觉,引发火灾范围扩大,引起重大损失的局面。

1.4 公众参与度低

社会共同参与是林业行政执法的必需支撑,然而现阶段公众对其认知及参与程度都较低,某些公众对林业法规的认知十分匮乏,对林业资源保护的意识淡薄,甚至受利益诱惑私自砍倒集体林木等,公众对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渠道欠畅通,如果察觉到违法举动,也不知该以怎样的方式向执法部门举报,致使部分违法事端没能迅速处理。

2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要点

2.1 强化执法队伍建设

在新形势当中,各级政府需按需对执法人员编制做合理配置,尤其补足基层人员缺口,基层执法的任务既繁重又范围宽泛。人员短缺会引起执法效率的下降,可经招聘、选拔吸纳法律、林业等专业的相关人才,为团队注入新鲜活力,如某市林业局公开招纳相关专业大学生前往基层任职,缓解人员数量短缺[2]。

就专业培训事宜,需定时安排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及执法技能的培训活动,涉及法规剖析、流程标准等相关方面内容,还应鼓励执法人员投身继续教育及职业资格考试,将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培养看重。搭建考核评价架构,给予优秀者表彰奖励,严格处理那些违规之人,某县林业局这些做法值得借鉴一番。

2.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是林业行政执法的关键保障。需对现有的林业法律法规做全面梳理修订,着眼于现存的问题弱项,迅速制定且完善实施细则跟处罚标准,提升法规可操作性及权威性。在修订《森林法》这一时期,阐明非法占用林地处罚的标准与实施程序,为执法实践提供明确的依据指引[3]。要依照林业领域的新情形、新困扰,马上推出新法规,补齐法律空白,规范生产与经营活动。

应借助多样化的渠道与方式,大力开展林业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与自觉保护林业资源的觉悟。依托媒体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深入社区、乡村、学校举办咨询及讲座,做好宣传资料与宣传片的制作发放,营造积极向上的法治氛围,某市林业局实施的“宣传月”活动乃成功范例。

2.3 创新执法手段

对林业行政执法而言,创新执法手段意义重大。需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力量,如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手段,搭建林业行政执法的电子化管理系统,卫星遥感可实现林地变化的实时监测,及时找出非法占地举动;无人机可迅速赶赴偏远区域取得影像资料,为执法增添证据支持,增进执法效率及精准度。应构建多部门联合行动机制,林业部门同公安、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部门一起开展联合执法,在打击非法砍伐、盗猎等行为期间密切协作,造就执法协同合力。也要把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把内部监督跟外部监督结合,如某省林业厅搭建执法监督平台开展全程跟踪监督,维持执法公正合法的局面。

2.4 提高公众参与度

提高公众参与度对林业行政执法意义重大。实施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世界森林日”“爱鸟周”等契机,普及有关林业法规与生态保护的知识,增进公众对执法工作的知悉、支持程度与保护意识。开辟参与渠道,搭建举报奖励体系,给予举报林业违法行为查证属实的公众物质奖赏与精神褒扬,激起公众举报的热情劲儿,就如某市林业局设置了举报奖励基金,成效显著。采用举办听证会、座谈会等途径加强与公众的互动联系,收集建言、回应困惑,于制定执法政策、工作计划时充分收集公众意见,提高决策在科学与民主方面的水平,如某县林业局针对森林采伐限额计划制定举办了听证会,让计划更贴近实际情况与民众诉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碰到诸多挑战,然而也潜藏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依靠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内容、创新执法手段模式、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等重点工作的落实,可极大提升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成效与层次。未来,应持续留意林业行政执法工作里冒出的新问题、新状况,完备林业行政执法工作体系,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维光.新形势下做好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策略探析[J].法制博览,2023,(31):127-129.

[2]李娜.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面临的瓶颈及突破—评《林业行政执法实用手册》[J].林业经济,2022,44(01):101.

[3]刘丽刚.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的发展方向探讨[J].智慧农业导刊,2021,1(1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