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多层螺旋CT诊断超早期小肝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

王淼

白城中心医院 吉林白城 137000

超早期小肝癌即为肝癌肿瘤直径<3cm,未有远处转移、血管侵犯的情况。因病灶体积较小,且患者无明显症状,极易被忽视或者误诊,延误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1]。为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提高超早期小肝癌患者生存率而言有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 为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因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以及三维重建能力,在超早期小肝癌诊断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将该技术用于超早期小肝癌患者临床诊断中,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文中样本抽选时间起于 2024 年1 月,止于 2025 年 3 月,共筛选48 例疑似超早期小肝癌患者,依据性别,男性共计25 例,女性共计23 例;年龄均值(50.12±1.12)岁。

纳入标准:有肝功能衰竭情况存在者;临床病历资料无缺项者;体检结果提示疑似超早期小肝癌者;对于研究相关内容均知情,自愿参与研究活动者。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者;精神状态异常、认知障碍者;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者。

1.2 方法

分别为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 检查、磁共振(MRI)检查,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CT:以 16 层螺旋 CT 检查,调整视距为 512³512,调整层距为 1.5mm,将层厚调整为 2mm,将电流调整为250mAs,调整正电压为 12kV。对于肝右下缘至膈顶位置实施平扫处理 经前臂静脉,以高压注射器注入 90ml(300mgI/ml)造影剂,控制值注射速率为3. 在造 后实施动脉期全肝部扫描,于 60~70s 以后,实施门静脉期扫描,于 90s 以后,实施延迟期 上传扫描所获取的原始数据,实施薄层重建处理,间隔调整为 1.2mm,层厚调整为 1.25mm。以最大密度投影技术、多平面重组技术、容积再现技术完成图像三维重建工作。

MRI:在进行 MRI 检查时,患者需采取仰卧姿势,并保持双臂上举。使用相控阵线圈进行检查,在 T1 加权成像(T1WI)序列扫描期间,将回波时间(TE)设定为42ms,重复时间(TR)设定为420ms;在T2 加权成像(T2WI)序列扫描期间,TE 调整为110ms,TR 调整为3000ms。此外,将成像矩阵设定为256³256,TE 设定为66s,视野(FOV)调整为 100mm³80mm。

所有检查结果均由两位具有丰富临床诊断经验的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分析,若出现意见分歧,则由第三位医师作出明确判断。

1.3 观察指标

分析MRI 和CT 的超早期小肝癌诊断价值(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

1.4 统计学处理

文中数据处理工具:SPSS22.0 版统计学软件,若结果显示 P<0.05 ,则数据之间的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相符。

2 结果

见表1 数据,CT 诊断的准确性、特异度、敏感度相较于MRI 检查,差异均不明显, P>0.05

表1:MRI 和CT 诊断超早期小肝癌的价值

3 讨论

超早期小肝癌是一种危害性极高的疾病,因病灶较小,且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极易被忽视[2]。但是,伴随病情进一步发展,病情可逐渐恶化,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及时准确地诊断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生存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肝动脉为小肝癌的主要供血动脉,肿瘤细胞划分越差,则血供越明显。实验室检测于疾病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操作繁琐,且检查结果可能受用药等因素的影响[3]。

多层螺旋CT 的分辨率较高,且可快速扫描,于超早期小肝癌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作用。其可以将肝脏的细微结构清晰显示于医务人员眼前,帮助其 破少 漏诊的情况;多层螺旋CT 具有低辐射、无创等优势,可以将检查操作对患 多层螺旋 CT 可连续扫描,且具有范围大、时间分辨能力强等优势, 特征,以帮助医务人员判断患者的病情 。此外,多层螺旋CT 扫 描所 比和信噪比均表现优异,有效减少伪影的产生,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同时,该诊断方法可获取清晰的肝部图像,从而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研究结果提示,多层螺旋CT 诊断超早期小肝癌的准确性、敏感度等均较高,可帮助临床医务人员准确鉴别疾病。分析其原因,多层螺旋CT 为高分辨率、快速扫描技术,可以快速捕捉肝脏的细微结构改变,且可区分正常组织、病灶组织,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多层螺旋CT 具备卓越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可在不同的时间点多次对病灶进行扫描,持续监测病灶的血供变化和形态特征,从而提升疾病检出的准确性 。此外,该诊断技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高分辨率扫描,能够清晰地展示肝内血管的走向、分布及其形态特征。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 作为先进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应用于超早期小肝癌临床诊断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参考文献:

[1]杜小萍,王嘉瑞.多层螺旋 CT 在超早期小肝癌患者中的辅助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4,33(3):441-444.

[2]李振伟,赵宏伟,杜森.多层螺旋CT 联合miR-527、miR-25 检测对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24,22(2):105-107.

[3]陈一 ↑s, 王美林.增强磁共振与多层螺旋 CT 灌注成像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8(7):104-106.

[4]李佳音,耿云平,米玉霞,等.64 排上腹部增强多层螺旋CT 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3,31(1):30-32.

[5]盖雪,李国华,付荣,等.多层螺旋CT 灌注扫描联合血清FABP5、SEMA-3B 对老年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5):3639-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