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与对策

作者

牛大维

21138219880323241X

摘要: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对工程造价的精准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系统分析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阶段中,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具体影响,深入剖析编制人员素质、编制依据、编制方法及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提升编制人员专业能力、确保资料准确、改进编制技术、完善管理体系等应对策略,旨在为提高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升项目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工程造价;影响;应对策略

引言

在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成为建筑企业实现盈利目标、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环节,其准确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着项目各阶段的成本把控和资源配置。从项目前期投资决策时判断项目可行性,到竣工阶段确定最终造价,概预算编制如同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一、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1 投资决策阶段

在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概预算编制是项目可行性评估的核心依据。投资者需通过概预算数据判断项目是否具备经济可行性,如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在立项前,通过精确的概预算编制,测算出项目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及预期收益,得出内部收益率(IRR)达 12%,满足投资回报率要求,从而推动项目落地。准确的概预算还能合理确定投资规模,避免资金过度投入或短缺。

1.2 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环节,概预算编制决定着设计方案的经济性选取。在某住宅项目中通过对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进行概预算对比分析,框架结构的单位造价虽然高,但是空间灵活、可出售面积多,综合经济效益较高,以此来决定设计方案的选取。某文化场馆项目前期设计方案的豪华没有考虑到概预算的限值,致使造价超出概预算金额40%,后来通过调整设计方案,才使得造价回归正常。

1.3 招投标阶段

概预算编制是招投标阶段编制招标控制价的重要依据,招标控制价作为招标人可以接受的最高交易价格,必须按照概预算计算出工程量,套用定额计算。一个工程从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到后期中标,通常都需要概预算专业的参与。一个学校教学楼招标控制价的合理制定能够确保项目的实施质量,又能够遏制标高,投标单位概预算的编制影响到企业中标报价。作为投标企业必须从概预算编制过程中进行成本把控,同时结合竞争市场的环境,做出有竞争力的报价。

1.4 施工阶段

概预算编制提供施工阶段的控制标准。对概预算实施分部分项工程分解,施工单位能够做到边施工边对比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对及时的差异进行纠偏。例如,某高层住宅工程施工,实施月度成本分析,发现因混凝土用量超出预算,经过查找确定存在施工工艺问题,进行调整后节约成本15万。工程变更施工不可避免,概预算编制有效管控其对造价的影响。例如,某道路工程变更基础由于地质条件改变造成设计方案修改,通过及时修正概预算进行合理计价,防止造价失控。

1.5 竣工阶段

概算、预算是竣工阶段结算的依据,结算工作要在概预决算基础上,按实际完成工程量和价格核对其是否合理。在某住宅小区竣工结算工作中,通过实际与概预算结果对比,确定了该小区的装饰工程中少部分装饰工程未按设计进行施工,结算核减80万元。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准确,对于确定工程项目最后造价及结算工作的公平、公正、合理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规避建设方与施工单位因造价工作带来的纠纷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二、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2.1 编制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少数概预算编制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欠缺,对当下最新定额标准以及新的计价规范把握不严,在进行工程量计算、费用计取等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错误率。如某个小型建筑工程企业中的编制人员,因为不了解装配式建筑的预算编制的要点,因而项目预算出现误差占比超标20%的状况。其他少数编制人员,在职业道德素养以及责任感等方面不足,为迎合委托方的要求,在实际编制的过程中,随意改动有关数据,对编制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造成破坏。

2.2 编制依据与资料不准确

普遍存在基础资料不完整现象。有些项目编制预算时没有考虑到当地材料、地质的情况等,造成预算和实际造价的偏差。比如某个村民自建房项目未调查当地砂、石子的价格,实际施工时材料费增加40%。部分存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比较频繁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概预算编制的平稳性和精确性。某一个商业建筑项目施工期间有30次设计图纸变更,导致概预算变动比较频繁,管理工作比较复杂。

2.3 预算编制方法与技术落后

传统定额法不适宜市场的变化及新技术的推广。由于定额更新周期过长,不能及时反映新工艺、新材料成本的变化。如某项目建设使用了一种新型建材产品,在定额中没有相对应的定额子目,不能做到编制预算,而另一种问题则体现为信息化运用过低。

2.4 缺乏有效的概预算管理体系

概预算编制管理流程不符合规定,从收集资料、概预算编制到概预算审核的程序无明确标准,有些项目存在概预算编制人兼任数个职务的情形,缺乏职责,概预算的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缺乏有效的监督、审核程序,对内部审核不严格,不能进行独立的第三方专业审核,第三方专业审核机构对某大型工程概预算审核把关不严,造成该工程结算超概预算500万元的后果,给建设单位造成重大损失。

三、应对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问题的对策

3.1 提高编制人员专业素质与能力

强化专业培训教育。组织开展定额标准宣贯解读、预算软件应用等定期培训,聘请业内专家开展培训授课;组织编制人员考取造价工程师等资格,提升业务能力。例如,某集团每年开展专业培训200小时,推动编制人员持证率达到90%(已由60%),并建立考核激励体系,实行编制质量与绩效考核联动,对编制业绩突出者给予物质和晋升奖励。

3.2 确保编制依据与资料的准确性

规范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对数据收集清单与要求进行制定,编制人员下项目施工现场、建材市场对相关信息进行实地了解核实,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建立建材价格信息库,做好信息更新工作,加强设计变更控制,严格变更实施审批程序要求设计单位说明变更预算内容,及时优化概预算内容以保证编制依据的时效性。

3.3 改进预算编制方法与技术

积极推广应用清单计价等先进方法,清单计价更能体现市场竞争及工程的实际成本。加强对清单计价规范的宣贯,要求编制人员掌握其应用。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引入BIM技术、专业预算软件,实现工程量自动计算、数据共享、动态调整等。某企业借助BIM技术实施概预算编制后,可提升40%的效率、降低80%的错误率。

结语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针对当前概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需从人员素质、编制依据、编制方法和管理体系等多方面采取有效对策。只有不断提升概预算编制质量,才能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明秀.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与对策[J].大众标准化,2024,(24):60-62.

[2]胡佩琪.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与策略探究[J].大众标准化,2024,(20):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