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控制及其管理

作者

牛大维

21138219880323241X

摘要:在建筑行业竞争激烈与成本管控需求迫切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控制与管理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深入剖析行业整体发展现状及企业实践情况,系统梳理编制环节依据不充分、执行过程约束缺失、管理体系不完善等现存问题,并从行业环境、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等层面剖析原因。针对性提出提高编制质量、强化执行力度、完善管理体系、引入先进技术与理念等优化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与管理;现状分析;优化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存发展,而概预算的控制与管理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环节,贯穿于项目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直至竣工结算的全过程。准确、科学的概预算能够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合理规划资源配置,有效控制工程成本,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一、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行业整体发展现状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概预算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行业整体呈现出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政策规范逐步完善的态势。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进程加快,BIM 技术、工程造价管理软件等在概预算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部分大型项目已实现基于 BIM 模型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有效提升了概预算的精准度和管理效率。

1.2 企业实践现状

体量不同的建筑业企业在概预算控制与管理过程中,具体表现是有不同的。大多数大型的建筑企业具有充足的资金实力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其概预算控制与管理工作也较为系统、全面,像中国建筑工程集团公司建立了独立的造价部门,且有专业造价师,利用专业的造价管理软件对整个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结算情况进行全面的动态预算管理。由于一些企业缺少专业的造价师,故企业的概预算控制与管理工作就大多由财务或者施工人员来完成,并且没有较高的工作水准保证,加上整个概预算控制与管理工作时常使用一些传统的手工计算方式和表格处理方式,信息化较为单一,对市场的变化以及项目的复杂性不够适应。

1.3 现存问题总结

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及企业实际,目前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与管理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在编制过程中普遍存在数据失实、套用定额失当等问题,而在执行环节则普遍存在随意调整工程预算、预算成本监测不到位等问题,在管理环节,则存在管理制度缺乏、相关部门互相协作度弱化等问题,导致出现较多的超预算问题,行业统计数据显示。

二、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2.1 编制环节存在的问题

编制的基础不扎实。基础资料搜集工作繁重,某建筑企业进行概预算编制过程中,调研了企业建材市场价格、地质情况等,但由于信息调研力度不够,导致编制的预算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如某新建住宅在材料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掌握当地砂石价格变动情况,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材料超预算成本25%。定额的标准不够及时,当前企业应用的定额标准体系,难以匹配现代建筑工程的新材料、新工艺需求,很多新型建筑技术定额标准体系中没有子目可套取,难以完成编制。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欠缺,缺乏专业的造价培训,对相关的定额标准掌握不细致,对于工程量计算规则不了解,甚至有些人员为迎合委托方偏好而进行主观上额度的修改。

2.2 执行过程存在的问题

预算的刚性不足。施工阶段,因设计变、变更原因实施及实施过程中变更屡屡发生,预算调整无刚性约束,随意频繁。不少企业存在不严明预算调整审批程序,预算成本失控现象。某商业综合体项目施工阶段,设计方案未严格进行成本核算论证,简单改变设计方案造成装饰档次调整后,结算超预算30%。

2.3 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管理制度不健全:编制、审批、执行和考核制度不统一。编制环节存在编制标准和流程不统一,导致一个项目和另一个项目之间的概、预质量水平相差比较大;审批环节中,审核人员职责不明确,审核存在走过程的现象;执行环节缺乏监督考核机制,不能对预算执行情况形成量化的评判。在部门协同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存在设计、施工、造价等部门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组织协调现象,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2.4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是从宏观条件来看,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一些企业为谋求中标,在招投标时对工程概预算进行压级压价,造成立项预算成本与工程实际概预算不符的现象。二是由于市场价格变动较多,建筑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等变化无法准确做出预算,造成概预算编制和控制较困难。三是管理层面,一些企业对概预算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将其重心完全放在工程项目建设时间及质量上,并没有充分考虑成本预算。

三、优化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与管理的策略

3.1 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

强化编制依据及资料管理。编制单位要完善收集数据的制定流程,组织编制人员对建筑材料的市场行情、地质及施工工艺等进行定期调研及更新,建立活生生的活基础数据库;参与行业定额的修订工作,结合企业特点丰富相应行业中的新型材料定额子目及工艺定额子目;做好编制人员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相关业务培训,邀请行业专家授课、鼓励参加造价工程师考试。

3.2 强化概预算执行力度

制定刚性预算执行体系,明确预算调整条件、调整审批程序和责任追究办法。对整个项目来说,对所有预算调整必须进行成本测算和审核,预算未经审批不得随意调整。建立动态监控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实时采集施工现场材料采购、人工成本、机械成本等相关成本数据,对成本执行形成偏差时进行信息预警,并对成本出现偏差的原因和纠偏措施自动推荐,方便管理人员对成本执行偏差的纠正。

3.3 完善概预算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订概预算编制、批准、执行、考核等全链条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岗位在概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力,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加强部门协同,建立部门间交叉配合机制,定期召开设计、施工、造价等相关部门协调会,共享项目信息,共同解决概预算管理问题。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共享设计图纸、施工进度、成本数据等信息,打破部门信息孤岛。

3.4 引入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

推广应用信息化工具,强化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在概预算控制与管理中应用。依托BIM模型实现建筑工程可视化管理、工程量精准计算,优化资源配置。依托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实现工程量自动算量、材料价格自动更新、费用自动汇总等功能,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准确性。

结语

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控制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保障工程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需从提高编制质量、强化执行力度、完善管理体系、引入先进技术与理念等多方面入手,构建科学、完善的概预算控制与管理体系。只有不断优化概预算管理水平,才能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孟小平.房屋建筑工程预算的控制及其管理方式探讨[J].四川水泥,2020,(05):220.

[1]史小群.浅论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与审核的重要性[J].低碳世界,2017,(27):257-258.DOI:10.16844/j.cnki.cn10-1007/tk.2017.2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