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融合的策略研究
戴雨航
德惠实验中学 吉林 德惠 130300
摘要: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STEAM教育理念迅速发展,得到了高中物理教师的广泛应用。这一理念倡导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融合,主张突破学科间的边界,将各领域的知识技能应用到物理教学过程中。在STEAM理念下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挖掘物理实验中的STEAM元素,巧用现代化的实验软件,对常规的实验教学任务做出创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的知识技能。
关键词:STEAM教育;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融合
引言
STEAM教育理念的推行,带动了新一轮的教学变革,给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了新启示。为了实现STEAM教育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融合,教师应打破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将科学、技术、数学、工程等领域的内容融入到实验中,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驱动学生,促使他们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各科的知识技能做物理实验,切实加深其对物理实验的理解,以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一、STEAM教育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启示
在跨学科的教育背景下,STEAM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理念,它注重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主张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领域的知识技能融合到一起。这一理念的发展与应用,引领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变革,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STEAM教育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在该理念下设计高中物理实验时,教师需要着重加强学科之间的互动,用综合性的实验任务驱动学生,引导其同时应用各领域的知识技能,实现科学、工程、技术、数学、艺术素养的同步进阶。另外,STEAM教育看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和合作性。这意味着,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时,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合理设计高中物理实践活动,充分激活学生的实践积极性,让其参与到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掌握新知,以促进其知识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1]。
二、STEAM教育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相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挖掘STEAM元素
要想实现STEAM教育、物理实验教学的融合,较为重要的一步就是整合物理课程教学中的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多学科元素。只有明确找到跨学科元素,才能有序推进后续的STEAM教育,以保障物理实验教学的高质量落实。以高中物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这一实验为例,在正式开展STEAM实验教学前,教师应根据教材中对该实验的叙述,结合实验过程、教学目标等关键性的要素,挖掘实验中所蕴藏的STEAM元素。通过分析物理教材可以发现,这一实验中的STEAM知识分别体现在以下方面。科学元素:包括自由落体运动知识、重力知识和动力知识。工程元素:利用实验器材操作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并拍摄物体下落的运动视频。技术元素:将自由落体运动视频导入实验软件中,建立相应的坐标系,同时做好视频追踪。数学元素:根据数据点的分布,用合适的函数进行拟合,对实验数据做出科学分析与判断。艺术元素:视频追踪过程中点迹形状与颜色的艺术选择,实验交流中语言艺术的应用。
(二)巧用现代化实验软件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跃升,物理实验软件相继涌现,其实验教学功能越来越完善和成熟。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软件促进STEAM教育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机融合,用以增强实验教学中的技术性。例如,以Web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教师可依托虚拟实验室,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在虚拟实验中锻炼学生的技术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除物理虚拟实验室之外,Tracker、HyperWorks、LabVIEW等都是很好的实验辅助软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物理实验需求,灵活选择各种现代化实验软件。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中,主要会用到Tracker软件,这一软件能准确分析物体的运动轨迹,得出运动中的若干数据点,可辅助学生分析物理规律。总体来说,Tracker软件对物理实验教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指导学生用这一软件进行物理实验操作,可以更好地实现物理、技术、科学等学科领域的融合,同时还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2]。
(三)设计物理实验教学任务
在STEAM的教育视域下,教师应着重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任务,实际教学任务的设计,不仅要指向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目标,还要有针对性地融入工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的学习能力,以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例如,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这一实验中,教师可以从复习旧知识、创设物理实验情境、实验操作、总结归纳的角度着手,设计具体的物理实验教学任务。
首先,设计复习旧课任务,引导学生回想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学知识等,用简单轻松的复习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夯实其物理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次,创设真实的物理情境,教师可以使用橡皮演示自由落体运动,借助这一情境提出关键性问题,让学生观察橡皮的大致运动轨迹,并启发他们思考橡皮下落中的具体运动规律。经过认真思考后,学生会发现橡皮的运动规律无法准确判断出来。此时,教师可以引出Tracker软件,让学生用软件追踪橡皮的运动轨迹,向学生介绍软件的基本功能,并且鼓励他们自主练习,这样能够强化学生的软件应用意识,有利于其技术素养的发展。再次,教师应设计工程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并录制物体自由下落的视频,将视频导入到Tracker软件中,在软件的帮助下进行视频追踪、数据拟合,用函数关系分析运动规律。这一任务可以同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技术素养和数学素养。最后,让学生自主总结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促进各小组的交流互动。这样设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任务,可促进STEAM教育元素的密切融合,有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进步[3]。
三、结束语
STEAM教育拥有显著的育人优势,正确应用这一教育理念,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教师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时,可以深入挖掘实验中的STEAM元素,同时创新各项实验任务,并指导学生用现代化软件做实验,着重强化实验过程中的技术性、工程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等。
参考文献:
[1] 王佳伟,张轶炳.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物理, 2018, 36(12):5.
[2] 王永强,任成.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略[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1(4):0121-0121.
[3] 刘红斌.STEM教育理念与高中物理实验的有机结合[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2(8):0169-0171.
本文系吉林省长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STEM教育理念下的跨学科整合研究 》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立项编号:JKBLX2024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