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学历继续教育“四位一体”思政育人体系建设课题研究报告

作者

单珊

山东交通学院

学历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者个人成长的重要使命。本课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继续教育学生“在职性、成人化、工学矛盾突出”等特点,构建“政策保障、专业覆盖、过程培养、监督评价四位一体”的思政育人体系,旨在破解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问题,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一、研究背景

国家战略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继续教育成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

行业规范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做法与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着力把好“方向盘”。

1. 成立研究工作小组

由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思政教育专家、专业教师代表等组成工作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指导实施整个研究项目,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明确职责分工

确保各司其职,协同推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理论转化实践,搭建关键桥梁。

1. 制定实施方案

深入研究国家和地方关于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育人的政策文件,把握政策导向。结合政策研究和现状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执行路径,提升研究效率。

2. 整合资源配置

建立资源库共享机制,整合相关二级学院、企业等多方教学设备、师资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从分散低效向集约智能转型。

(三)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教育质量

1. 全面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系统修订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增加思政课程的比重,确保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

2. 构建交通特色思政育人元素

充分发挥交通特色的学科优势,深入探索培养方案引领、课程群带动、各门专业课程具体落实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职业能力拓展课、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立足岗位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锻造“主力军”。

1. 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实施“双师”教师培养工程,选用一批既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能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定期组织研讨交流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和教学研讨,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基于学历继续教育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

1. 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

针对学历继续教育学生群体年龄跨度较大、工学矛盾突出、思想多元化等特点,精心设计思政育人活动。办好学生的入学教育、课程面授、实践教学、辅导答疑、毕业论文(设计)、毕业教育等各教学环节。实现课程思政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贯穿,保证育人不断线。

2. 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

大力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打造全方位、多层次、互动式的教学资源生态,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政育人模式满足不同学习风格与需求的学生,提升教学效果与学习体验。

(六)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思政育人体系建设。

1. 体系总结与提炼

对学历继续教育“政策保障、专业覆盖、过程培养、监督评价四位一体”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的育人模式和方法。

2. 交流与推广

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等活动,与其他高校和教育机构分享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共同发展。

(七)形成继续教育特色的监督评价体系。

1. 创新评价方法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思政育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思政育人的效果。

2. 建立监督机制

通过设置教学督导岗位,建立健全思政育人工作的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课程评价、教师教学评价等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思政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八)成效

1.构建可复制的基于学历继续教育 “四位一体”的思政育人体系建设。通过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理论研究、路径探索与创新实践,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优化内容供给、创新育人模式。

2. 有效提升继续教育思政育人能力。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高,毕业生职业忠诚度、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

3. 形成继续教育特色的监督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思政育人效果,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4. 为进一步的思政教育创新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后续研究重点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思政教育模式的适应性变革,实现精准育人的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的技术突破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三、研究的展望

(一)进一步加强对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育人的研究,不断深化对思政育人规律的认识,完善思政育人体系。

(二)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师在学历继续教育方面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结合成人教育特点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与教学点、其他高校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学历继续教育思政育人的新模式、新方法。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时空局限,构建起符合终身教育规律的新型育人范式;实践意义体现在为破解成人教育 " 重技能轻素养 " 的痼疾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对于提升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