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作者

李迎 张丽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东坪镇杨林中学 413599

引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深刻变革,面对新课改带来种种挑战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推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发展,探究从三个方面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一是阐述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优化策略,二是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面临挑战以及应对措施,三是探索新课改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与优化

新课改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创新能力培养,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优化教学方法,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欲望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应当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逐步建构数学知识体系,提升数学素养。还需要注重情境创设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提高学习兴趣积极性。

教师还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数学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融入课堂,能够创设生动形象教学情境直观呈现数学概念、原理,加深学生理解。例如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平面几何图形性质,利用GeoGebra 软件动态演示函数图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加深印象。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挑战与应对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面临诸多挑战,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注重数学知识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探索,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新教材呈现方式发生变化内容更加综合,知识点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这就需要教师把握教材编排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流程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加深概念理解。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模式,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适合发展机会激发学习数学积极性。

以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学为例,教师先要加强学生有理数概念理解帮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有理数概念,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得出有理数概念。接下来教师要重视学生运算能力培养注重从情境中引出运算法则,例如在分数乘法教学中可以创设等分量情境,提出问题“李阿姨在市场买鸡蛋,鸡蛋每个重 1/4 千克,一共买了 3/5 篮,买了多少千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用两个因数相乘,再把结果约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掌握分数乘法计算方法。在有理数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应当借助数轴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加深理解,在有理数除法教学中可以创设平均分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运算技能。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策略,例如在有理数大小比较教学中教师应当提供几组有理数,让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大小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小数等方式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

三、新课改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索与思考

新课改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并勇于探索,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提升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数学思维能力。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问题情境,以问题为载体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学生展开探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多条途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机会,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在交流碰撞、积极思考中掌握知识技能提升数学素养。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塑造严谨求实品格、勇于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三角形教学为例,教师先要帮助学生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概念、组成特征,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三角形实例引导学生归纳三角形特点,在比较讨论中得出三角形定义。接下来教师要重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掌握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 SSS 条件时教师应当提供三角形 sss 全等模型,引导学生通过剪拼、平移等操作比较两个三角形关系,在动手实践中发现三边对应相等三角形全等这一几何事实。在学生经历探索、操作、比较、归纳过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符号语言表述 SSS 全等条件,加深学生概念理解,在教学三角形全等ASA、SAS 条件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能否通过已知三角形两边一角构造出全等三角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践操作发现 ASA、SAS 全等条件,在动手实践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加深理解掌握。在三角形全等推理证明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设计追根溯源游戏给出三角形全等结论,让学生探索如何利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进行证明,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尝试论证体会数学探究思想方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还应当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几何画板、几何建模工具直观演示三角形性质,加深学生直观认识,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在头脑风暴中激发灵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表达交流能力。

结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新课改内涵深入领会新教材编排特点,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互动交流,为学生营造良好数学学习氛围。只有不断探索实践勇于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关亚楠 .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 [J]. 2024(2):636-638.

[2] 欧阳娟芳 .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 [J]. 软件 ( 教育现代化 )( 电子版 ), 2019.

[3] 王晓晓 .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 [J]. 2022(1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