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及防治措施研究
杨德志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新疆项目部,河北沧州 062552
摘要:油田井下作业作为开采石油的关键环节,也是很容易引发环境污染的工艺环节,如施工中发生的原油无法回收、外溢等现象,处理不当极易对生态环境产生恶劣影响。因此,相关企业必须积极进行井下作业的控制,加强整个工艺流程的创新管理,合理采用响应的防治措施,力求有效降低环境污染,进而推动我国石油工程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石油工程行业也得到了较为显著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相关的油田井下作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油田井下作业规模也在与日俱增。油田井下作业开展的过程中十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但是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这一环节又是无法避免的。为了使油田井下作业的综合效益得到有效提升,从业人员需要对油田井下作业中现存的各类环保问题进行仔细地分析,并积极采取各类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加以控制,改善油田井下作业的污染问题,促进油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油田井下作业污染的特点
1.1污染面积广、影响范围大
油田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污染物的来源较为丰富,且存在较为明显的不确定性,原因在于污染物的排放时间、排放位置存在较大差异,无法进行精确预估,且涉及范围较大。井下作业处理中,首先,要积极进行排污范围的划分,合理结合当下技术手段对污染区域进行治理,避免大面积污染情况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程度,这对油田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作用,可避免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有效规避二次污染问题。
1.2污染的分散性和不规则性
石油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资源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可能受地理因素影响存在污染分散的特点,为此,油田井下作业中,需充分考虑污染分散的问题。油田生产作业中,一旦发生盲目开采情况,极易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对生态发展平衡具有负面影响。油田井下作业中,污染物的排放具有不规则性、分散性,其一般是不连续的。同时污染物的来源极为不固定,引发污染问题不一,油田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突发性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平衡具有不利影响。
1.3污染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油田井下作业中,存在施工工序复杂的特点。试油试采、压裂酸化等环节中,极易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井下作业中污染物种类较多、成分来源广泛,使得油田井下作业的污染防治工作难度增加。
2油田井下作业存在的环保问题
2.1废水污染
油田井下作业中,无法避免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相关的工业废水处理不当,势必会引发环境污染问题。油田井下作业中,涉及到压井液、修井循环水、洗井液等,都会引发污染问题。此外,井下作业的废水具有一定腐蚀性,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对油井周边区域的土壤和水源产生污染。
2.2原油污染
油田井下作业中,原油污染也是常见的环保问题,比如井下射孔替喷作业期间极易发生原油泄漏现象、连续油管诱喷作业也会引起井涌井喷的情况。实
际上,原油污染是较为严重的一类污染,这类污染不仅仅会对土壤造成威胁,还会影响到周边的水域,甚至当原油暴露在空气中时,还可能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3泥浆污染
油田压井作业期间,泥浆是不可或缺的材料,压井工艺操作期间会形成大量的废泥浆。借助泥浆进行压井、大修、打捞作业处理期间也会产生大量泥浆。为了满足实际井下作业的需求,泥浆配置中存在有害物质,易发生泥浆污染土壤、污染水源等问题,一方面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另一方面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2.4压裂液和酸液污染
在油田长期的开采中会出现物质堵塞油流通道的现象,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相关的开采企业经常会依照规定的标准与要求开展一些酸液或者是压裂液配置的,以此来溶解堵塞物质。但是一般情况下,配置的酸液和压裂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后期在排污时企业没有经过严格的处理而将已使用的酸液或者是压裂液等污水直接排出,就会直接对地下水源以及土壤造成污染,这些酸液和压裂液也会与土壤中的某些元素产生相应的化学反应而会发出有毒气体。当这些有毒气体传播在大气中,便会对人们的呼吸道系统以及皮肤等部位产生严重的危害。
3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防治措施
3.1 污水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污水污染的环保问题,相关企业可以在油田施工作业完成一定阶段之后,集中性地对井下污水进行相关的处理作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所产生的污水对水源和土壤等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损害。但是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首先要注意处理污水的场地问题,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一定要尽可能地远离自然水源,从而避免处理不达标的污水污染附近的自然水源亦或是影响人们的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另外,在运输污水的过程中,要严格的规范运送污水车的相关运输装载标准,保证其运输安全,以防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泄露、撒漏的现象,导致对运输途中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3.2原油污染防治措施
在井下污染问题的处理中,要加强原油泄露事故的妥善管理,对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处理技巧以应对原油泄漏,进一步提高人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此外,公司可以改进设备,加大对原油泄漏的管控力度,增加对原油处理设备的投资。
3.3泥浆污染防治措施
泥浆处理工作的开展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一般来说,在进行完油田井下作业之后,油田企业需要对废弃泥浆及时进行回收与处理,对于一些满足循环要求的泥浆,可以进行再次的使用,对于一些未达标的泥浆,则可以进行专业的无害化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4 压裂液和酸液污染防治措施
对酸液、压裂液而言,相关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回收处理。其中压裂液可直接处理,并针对处理后的材料进行妥善保存,保证后续再利用。当酸液自身浓度大于10%时,回收后可借助自然结晶的方法完成处理。回收过程中,需要借助专业人员进行科学处理,避免盲目操作等引发的二次污染。当条件极为特殊,无法进行回收利用时,还要考虑无害化处理的工作的进行。
3.5 加强井下作业施工管理
除了合理应用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外,井下施工管理也应引起重视。企业要加强井下作业施工管理,使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首先,井下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公司工作制度,奖惩制度,按照污染控制要求全面开展工作。其次,确保油田井下开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顺利衔接在一起,提高原油生产的质量和效率。第四,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障环保无污染的施工作业,为此,企业必须加强现场监督,减少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往往会造成许多污染问题,不仅会严重污染周围的环境,甚至还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因此,相关企业需要对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所有的油田井下环保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进行有效的环保防护,以此减少油田井下作业对于环境的污染,提升油田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建刚,何军榜,王斌虎,等. 井下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0(B10):25-28.
[2] 刘洋. 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J]. 中外能源, 2017(06): 117-118.
[3] 彭建伟. 刍议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J]. 中国科技横, 2017(05): 173-174.
[4] 封涛. 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9(05): 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