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开放型题目促进小学数学高段学生逻辑思维提升的探索

作者

罗木莲

吉水县金滩小学 331600

摘要:研究围绕小学数学高段教学展开,旨在探究开放型题目对学生逻辑思维提升的作用及实施策略。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托,通过拓展题目条件、设置多解问题、创设生活情境等方式设计开放型题目。经实践发现,这些题目能突破传统题型的限制,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锻炼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开放型题目;逻辑思维

引言

开放型题目具有条件不确定、答案不唯一、解题策略多样化等特点,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探索如何利用开放型题目促进小学数学高段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结合教材知识点,拓展题目条件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已积累一定知识基础,具备相应思维能力。教师在设计开放性题目时,可巧妙借助人教版教材中的既有知识点,对题目条件进行拓展或适度弱化,赋予题目开放特质。以六年级“比的应用”相关内容为例,教材原题为:“一种混凝土由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而成,要配制120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这属于常规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解题思路较为固定。教师可将其拓展为:“一种混凝土由水泥、沙子、石子按特定比例配制。已知某次配制使用了30吨水泥,沙子用量比水泥多15吨,石子用量是水泥与沙子总量的2倍少10吨。试求该混凝土中水泥、沙子、石子的比例。若要配制300吨这种混凝土,三种材料分别需要多少吨?若在现有比例基础上,为使配制出的混凝土更加坚固,需增加石子占比,在总材料用量为400吨的情况下,应如何调整三种材料的用量?”

拓展后的题目增加了条件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学生首先需依据已知的水泥用量及沙子、石子与水泥用量的关系,求出三者实际用量,进而得出比例。在解决配制不同重量混凝土材料用量问题时,学生要深入理解比的概念,并运用比例知识进行计算。而最后关于调整比例以满足特定需求的问题,更是促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深入思考材料比例变化对结果的影响,全方位提升学生对“比”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深度与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过程中,深化对数学知识内在逻辑的把握。

二、设置多解问题,鼓励多样化思考

依据人教版教材内容,设计具有多元答案的开放型题目,能有效引导小学高段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探索多样化解题策略,充分锻炼其逻辑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以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为例,教师可设计题目:“在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面积最大的三角形。请计算该三角形的面积,并尝试画出不同形状但面积最大的三角形,阐述它们面积相等的原因。同时思考,若将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2厘米,上述最大三角形的面积会如何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推演能够发现,若以长方形的长或宽作为三角形的底,以长方形的另一条边作为高,可构造出多种形状的最大三角形。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三角形的面积均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底×高÷2”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进而明晰决定三角形面积大小的核心因素是底和高的乘积。

后续设置的关于长方形边长增加后最大三角形面积变化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动态视角去探究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促使学生深入分析底和高的变动对三角形面积产生的影响。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还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从多元维度思考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创设生活情境,融入实际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人教版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深度融合,精心创设生活情境类的开放型题目,有助于小学高段学生切实体悟数学的实用价值,大幅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四年级“四则运算”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题目:“周末,小明一家前往超市购物。爸爸选购了3瓶饮料,每瓶价格为5元;妈妈购买了2袋面包,每袋售价8元;小明挑选了4支铅笔,每支售价2元。结账时,超市正在开展满50元减10元的促销活动。请问小明一家实际需要支付多少钱?若他们打算充分利用此次促销活动,再购置一些生活用品,已知毛巾每条10元,牙膏每支15元,在总预算不超过100元的情况下,你能为他们规划出几种合理的购买方案,并阐述方案的设计思路吗?”

此类题目将四则运算知识巧妙融入日常购物场景。学生在解决实际支付金额问题时,需综合运用乘法、加法以及减法运算,清晰梳理各类商品的价格与数量关系。而在设计购买方案环节,学生要全面考虑促销规则、预算限制以及不同商品价格等因素,通过多次尝试、计算与比较,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购买方案。这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四则运算知识,更锻炼了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分析问题、制定策略并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开放型题目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提升意义非凡。它打破传统题目局限,让学生从多维度思考问题。无论是拓展题目条件加深知识理解,还是多解问题培养思维灵活性,亦或是创设生活情境提升应用能力,都充分发挥了开放型题目的优势。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运用这些方法,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营造更优质的数学学习环境,助力学生逻辑思维持续发展,提升数学素养,为其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五途径”[J].贵州教育,2024(9):68-69

[2]成斐儒.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21(1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