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作者

柏岳松

120109198201016532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深入剖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系统梳理当前在人员管理、材料与设备管理、施工过程管理以及管理体系与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材料把控不严、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强化人员管理、严格材料与设备管控、优化施工过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等具体措施,旨在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类建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更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反之,质量低劣的工程则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

一、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建筑产品功能、安全性能和居住舒适性好,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建筑工程质量高,能节约后期维修费用,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又能给投资项目带来高额的回报。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社会群体的利益。建筑工程的质量决定了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危,如果工程出现问题,例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裂等问题发生,这些都将会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可能会引发社会的恐慌,发生坏社会效应。建设工程具有高附加值,良好的质量能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竞争能力,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企业只有认真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树立企业形象,就能获得更多客户的青睐,得到更多工程项目的实施,便能保持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2.1 人员管理问题

一些建筑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存在素质低、能力低的情况,企业中的有些管理人员,没有系统的工程管理知识与实践经验,不理解或者并不熟练工程质量的标准与规范,在执行工程质量的管理决策时容易发生错误。一些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许多施工人员并未受到系统化的质量培训,对施工的工艺与工程质量的要求知之甚少,加之施工人员的流动量过大,企业不能够对施工者进行长期的培训与管理,企业在实际施工的时候,部分施工人员为了施工进度,疏于质量管理,对质量问题不重视,在施工中常有违规的行为,例如钢筋绑扎不牢、浇筑的混凝土时模板拼接不够严密等,这些都是工程质量的隐患。

2.2 材料与设备管理问题

材料质量控制问题。材料进货方面,有些企业为了削减成本,在选择材料生产企业方面会选择价格比较低但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供货商。有的进货材料没有进行抽样化验,或出现伪造测试报告。施工工具设备方面,有的建筑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不太重视,使用已有的设备时出现老化或使用故障设备作业的现象。

2.3 施工过程管理问题

缺乏施工工艺规定。在建筑工程质量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没有严格遵照施工标准和设计图纸施工,施工人员随心所欲地更改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的装修工程中,有的施工人员为了缩短施工时间,在基层的处理过程中,也进行了简化,这样一来会导致墙体涂料在后期施工后起皮、掉落。这也是质量问题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没有真正意义地落实质量检验和质量验收的工序。部分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速度较快,对一些重要环节和隐蔽环节,没有进行充分的检验。

2.4 管理体系与制度问题

部分建筑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职责不明,程序不完善,工作时部门互相扯皮,缺乏协调、沟通,质量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一些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制度的企业没有严格执行制度,没有完善和有效的监督考核,对企业违反有关质量管理制度的行为不进行惩罚,让质量管理制度沦为摆设,没有发挥质量管理制度的效应。

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强化人员管理

制定一定的学习计划,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组织学习工程管理知识、质量标准规范、法律法规等有关质量控制管理知识,通过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质量管理能力。建立严格的管理人员资质审查制度,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资质审查,做到审查一批、合格一批,合格一批、配备一批。建立考核培训机制,对经考核不合格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再上岗或进行岗位调整。加强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及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以及质量要求,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成立质量奖励基金,对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质量标准、工作出色的人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及精神表扬。

3.2 严格材料与设备管理

完善材料采购制度,建立材料供应商选择的标准和评价体系,选择信誉好、材料质量合格的材料供货商作为首选供应商,在采购合同中对采购物资质量提出要求,并明确验收标准和方法,对供应单位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及时清退出不合格的供应商。严格管理材料进场检测,在对进场材料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抽样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同时,建立检测记录制度,加强材料进场检验。经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一律要求退场,绝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投入使用。编制完善施工设备的管理台账,设立施工设备管理台账,详细记录设备的品牌、型号和规格、购置时间、进场时间、开工使用日期、作业状态、维修与保养记录等详细信息,按照周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建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设备维修和保养小组,及时排除设备运行中的各种故障隐患。

3.3 优化施工过程管理

督促施工方严格按施工方案及设计图纸施工,不得私自更改施工工序。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对于施工的重难点及关键部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能明确了解各方面的施工要求、质量标准。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指导与监督工作,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

3.4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与制度

企业要建立健全职责清晰、流程明确的质量体系,明确各部门及岗位职责和权限,落实责任到岗到人。建立质量管理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各部门工作的沟通与协调,及时处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大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力度,建立质量考核奖惩制度,对于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到位、质量管理工作成效明显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奖励;对于违反质量管理制度、造成质量事故的部门和个人应从严查处。定期对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根据实际对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确保质量管理制度的行之有效。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成败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深刻认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准确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强化人员管理、严格材料设备管理、优化施工过程管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与制度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分析[J].城市开发,2025,(04):96-98.

[2]李性刚,袁磊.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23):147-149.

[3]吴冠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2):57-59.